父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1:21:18 

学习的兴趣,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我们强求一致,追求整齐划一,那么就没有千差万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其次,别把父母的喜好,当成孩子的兴趣。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受条件限制,有些愿望没能得到实现,所以在为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遂的心愿。但是别忘了一点:孩子不是我们的翻版,他们身上有他们独特的潜质。孩子虽然没有绝对的判断能力,但是如果父母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肯定对某一方面有所倾向。我在为孩子选择特长的时候,也曾经走入这个误区。我自己很喜欢听古典音乐,特别是古筝,喜欢那种婉转幽怨的曲调,所以我想让孩子学习古筝,也觉得这个比较适合女孩子,但当我开始熏陶她的时候,孩子刚听了一会就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听古筝,节奏太舒缓了”。听到孩子这样说,我知道勉强不来,我不应该把我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我喜欢的东西并不适合她。但我发现她乐感很强,身体协调能力也不错,所以我给她选择了舞蹈,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她自己也很感兴趣,两个月后,我的女儿就在舞蹈班里脱颖而出,我庆幸当初没有强迫她学古筝。

  第三就是不要贪多,应该专而精。有的父母既让孩子学舞蹈,又让孩子学画画,又让孩子学珠心算。做为父母的也可以说:“不管他们学的怎么样,反正都让他们学了,我们已经尽心了,长大了别怪我们就行。”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这样虽然各个专业都有所涉猎,但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没有一个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让孩子发挥特长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变的浮躁。兴趣爱好广泛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极必反,我们的孩子毕竟还是幼儿,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拘无束的,不能把过多的重负压在孩子身上,既然学,就应该把孩子的潜质挖掘出来,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极至。

  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也可能有些片面,就当作是“抛砖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朋友们共同切磋!

  (五)要自觉减轻心理压力

  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父母负有责任,这必然会给父母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一方面将促进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如果压力过重将可能导致家教失误。例如,当你参加父母会,孩子成绩不如别人,不能为你“争气”时;当你跟同事、邻居谈论孩子,或带孩子看望亲友感到孩子比别人差,不能为你“争脸”时;当你的孩子受到长辈责怪,说你管教不严,不能为你“光宗耀祖”时,都会给你心理上带来无形的压力。如果再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将更感到压力沉重,你很可能在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教育子女时情绪急躁,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因此,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从孩子实际出发,自我减轻压力,形成家庭宽容的心理环境,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奋发上进。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因而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讲,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 老师和父母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