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压岁钱,是个大难题(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9日 15:50:34 

也希望别的孩子快快长大,祝别人幸福快乐。

  ·可以从中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孩子跟大人去市场,会直观地感知钱能买到东西。但是,钱是怎样的,孩子并不懂。我便抓住这个时机,结合压岁钱,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同时告诉孩子,钱是有用的,要珍惜,要有计划地使用。

  ·培养孩子独立支配压岁钱的能力。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压岁钱自然是大人代管。到会走路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尽量告诉孩子,红色利是封里的压岁钱,是亲戚给他的,应当由他自己好好管理。我们找了一个奶粉罐子,让他把自己的钱放在里面,叮嘱他自己保管好。现在,孩子有时自己去商店买文具、玩具和食品,大多是用他自己的钱。五岁以后,孩子会隔一段时间数数自己剩下多少钱了。

  总之,我把压岁钱风俗,当作教育孩子的重要契机。现在,孩子知道压岁钱的内涵,其中有祝愿,有文化,有讲究,也就知道它的份量,就更懂得珍惜它了。

  专家评说

  张宇虹:压岁钱的过去和现在

  民间把过年给孩子们压岁钱叫散年钱。关于散年钱的来历,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早先的人认为小孩子是鬼背来的,所以要散年钱把鬼驱走,这样就能拉住孩子的魂,所以压岁钱也叫压魂钱。

  中华民族是重礼仪重情义的民族,每逢春节,礼尚往来,走亲访友,到朋友同事家串门拜年,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散一点年钱,也正是显示友情、人情的好方式。现在的孩子都只有一个,金贵,年钱自然也少不了。如果要问为何这样?一句话——高兴!

  平时中国人生活都很节俭,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这一点,但人们对过春节时给孩子散年钱这件事,却无人非议。因为散年钱是中国人注重亲情的一个侧影。春节时合家团聚,让人倍感亲情浓郁。远方归来的叔叔大姨们,看到自己的晚辈成长起来,仿佛看到自己的童年,一边把准备好的礼品送给家里各人,一边给奶声奶气的侄儿辈们散一些年钱,好让孩子们能够按他们的心思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孩子们呢,就在此刻认下自己的亲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承认。我们小时,那些叔伯们散给我们两角、三角、八角、一元的年钱,我们心里的欢喜和叔伯们那亲切慈爱与关怀的面容还历历在目。我和弟妹们私下窃议: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吧?不然他们为啥散年钱给我们?

  现在散年钱的情形让人始终有一种缺憾,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年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我真担心,如今这些孩子长大后,是否还能记得我们今天的面容?也许只记得钱了。

  张亚南:珍惜我们的民俗——压岁钱

  近些年来,对压岁钱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其一,压岁钱数量不断攀升,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其二,孩子们常常不能把压岁钱用到正道上。其三,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这些批评很对,但是,如果因此倡导移风易俗、取消压岁钱,却也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它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一种习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

  压岁钱承担了什么社会功能?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父母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