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变迁迅猛、道德下滑的现实,就不是照本宣科那么简单的一句话了。
社会基本规范越来越淡漠:十字路口红灯刺目亮着,大人牵着孩子熟视无睹照闯不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迅速沦落:小偷偷东西没人敢吭气;见有伤病人围观却无人出手相救;大冬天跳水救人,被救人连一句感谢话也没说就走,勇士却躺在岸边受冻生病;在草地上捡到有证件的钱包却不敢送还失主,怕被误为贼……所有的现象每天不停上演,绝对是社会的不幸。孩子也会不可避免地看到、听到这样的现象,他幼小的心灵有太多的不明白不理解,全靠你去教育引导,可是在教育和现实如此冲突的今天,面对孩子———你,他最信赖的人,在实际中又该怎么施教?
抽身退让&智慧直面
谦让吗?每次都谦让,结果总是别的小朋友玩完了才轮到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结果成了大家的受气包。你会改变教养策略吗?
施舍吗?既怕孩子困惑,日后变得冷漠,又可能被取笑当了“冤大头”———尽管一两元钱不是大数目!
让座吗?每天目睹无人为年迈老人、怀抱婴儿者以及孕妇让座,你还能有足够的信服力教导他,让他日后为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吗?
信任吗?面对着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各种搭讪骗局,高发的拐骗幼儿案件,你该如何向孩子示范信任教育并施以援手?
出手吗?面对勇士时常被诬陷被残害的事件,你在教育孩子从小怀有正气时,又是怎样的复杂心情?
观点碰撞
谨慎:绝不跟陌生人说话
郑女士:如果我的孩子在街上遇到陌生人搭讪,绝对不会吭气的。我教给他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快走开。何止孩子,大人也经常会被欺骗。也许会错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但孩子还小,只能希望他成年后靠自己去判断对错了。
灵活:判断真伪再定施舍
林女士:在街上看到一些假扮孕妇或跪在路边用粉笔写着什么“太饿了”“给6块钱,没钱回花都了”等,一般都是职业乞讨者。但遇到年迈老人,我还是会让孩子给上一块两块钱的。总得让孩子学会同情和帮助别人。
原则:再怎么也不违规
郝先生:女儿曾经问过我,为什么那些叔叔阿姨可以闯红灯,而我们却一定要等绿灯。我明确告诉她,这是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如果你怕迟到,那就早点出家门。我希望用行动给她从小做个榜样,使她养成良好的习惯。
正面教育必不可少!
毋庸置疑,从古到今社会一直都很复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年代早已远去。就算成年人,也是在不断学习和挫折中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心智健全的社会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不让社会一天天地冷漠,不让人人自危,没有起码的安全感。如果谁都不去做,没人敢设想等自己老了,下一代的社会将会是何样子!
爱心教育、善良教育、信任教育、公德教育……所有的正面教育都必须灌输给孩子,越是在冷漠、麻木、社会信任度下降的时候越要这样做,“构建和谐社会”才不致沦为一句空话!当然,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