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8日 15:58:58 

…这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如果,孩子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就不需要不停地给孩子颁布各种禁令了。由孩子自己找到行为底线。如果他的行为超越了社会生活的尺度,他就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你认为他是大孩子了,他可不这样认为!

  幼儿园老师也承认,她们说这句话,有时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坐盆大小便。老师们一天到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跟妈妈们一样。尽管老师们知道这句话只是一种引诱,并不是教育。

  儿童心理学家波克盖指出:“在3岁以前,你对孩子说‘长大’,他根本没有概念。一般,小孩只有到3岁左右才能意识到‘长大’的含义,这个年龄正是孩子学习自己大小便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有可能会理解,他还有另一种身份:大孩子。并且作为‘大孩子’,他应该服从妈妈的愿望。在孩子自己大小便的背后,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是非常微妙的,有时甚至是讨价还价。妈妈说:‘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言外之意:你自己去大小便,这样我会很高兴的。)这让孩子面对一个微妙的选择:为了让妈妈高兴,自己去大小便,但同时会失去与妈妈亲密接触的机会(换尿布是同妈妈身体接触、受到妈妈抚摸的机会);或者他拒绝妈妈的愿望,不自己大小便。虽然这会让妈妈不高兴,但却可以保留同妈妈亲密接触的机会。这终究是个两难的选择。”

  当然,这种“状况”是会改变的。因为,经过了童年期,孩子会明白一个人类历史上的绝对原则:长大意味着牺牲和挫折。无论他的选择是不是让你高兴,他终究要失去一些东西。

  他长大了?那么证明给他看!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当你对孩子说他是大孩子了的时候,他并没有高兴地跳起来。他已经模糊地感到,他将要失去前不久他还是小婴儿时享受的特权。他有理由相信:长大就意味着他要接受你给他制定的规定,要放弃过去的行为,放弃许多同长大不相符合的行为。比如,因为长大了,不能再打小弟弟的脑袋了,这种攻击性行为不再被社会所接受了。

  “长大”的分量很重。他看到一个受宠时代结束了,他将小孩子拥有的绝对权利换来“大孩子”不能违反的义务!从此以后,他不再是妈妈的小宝宝了,而要担负照顾其他小弟弟、小妹妹的责任,他得把小弟弟、小妹妹的奶嘴摆好,给他们盖好被子……突然间,他失去了所有的好处,得到的却只有不利。这种交易使谁受益?在孩子眼里,当然是大人们受益了。他自然不会知道,从长远看,自主和独立是一张王牌,将使他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这个未来太抽象,你休想以此来引诱他,让他吞下你准备的“独立药丸”。为了让孩子朝这个方向努力,你要给他一些眼下他看得见的好处:让他可以稍微晚一点睡觉;看电视的时间可以稍稍长一点;有权利坐在餐桌旁同大人一起吃饭,而不是坐在婴儿椅或另外一张矮凳子上吃饭;在穿衣服时,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穿的衣服……现在,他真的已经是大孩子了!

  倒退、变小,是他的招数!

  有时候,即使是这样的奖励也不足以鼓动他长大,你的孩子有时还会让你大跌眼镜。你以为他长大了,你错了,他还很小。他本来已经能够流利地说话了,突然间他又开始咿咿呀呀起来;他本来已经能够自己大小便了,有一天却又开始尿裤子了;他已经能够自己洗澡了,但他又要你给他打肥皂……他倒退了,越来越小了!

  举一个例子,当家里要来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住一段时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