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杰姆斯·内尔森站在厨房柜子前的椅子上,自己动手做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去的花生酱三明治,他的父亲麦特站在他的身后,看着,过了一会儿,麦特忍不住说,“不,不是这样的,你的把花生酱涂到刀上去,不要把手指伸进花生酱瓶里去,你看,衣服上弄的一塌糊涂了。”
这个当父亲的是否太挑剔了?他并没有发脾气,也没有说叫人泄气的话,他只是想帮孩子——至少他以为他是在帮孩子,但是,他的行动却在传送一个他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你太小了,你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没有我,你做不成这件事。”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对杰姆斯是太挑剔了。
有时我们是有意地批评孩子,可能是因为我们想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也可能仅仅因为我们自己心情不好,在另外的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做了什么,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每天做的事有一半都错了,你会怎么想?假设你在给复印机装纸的时候装错了,你的上司走过来,从你的手中把纸拿过去,说:“不是这样装的,”然后代你装上去了,你会怎样想?
如果情况这样继续下去,你会对你的上司渐渐抱有敌意,有些孩子对父母的感觉也是如此,更糟的是,他们的自我感觉会变得很坏,这就会导致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有的孩子会过分依赖父母,有的孩子会反抗,把每件事都变成权力之争,有的孩子会激怒家长来掩盖他们受伤的感觉,更有的孩子会相信他们能力不够而完全放弃。
批评的短期结果也不见的好,孩子的反应常常延长了愉快的行为,从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麦特·内尔森为例,他就不得不为制作花生酱三明治花费额外的25分钟,因为小杰姆斯一门心思地要证明他的能力,结果如何,做花生酱三明变成了父子之间的争执。
莉莎·肯尼迪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批评孩子,但是批评没有产生效果,批评也没有反映出我想要传达的对孩子们的爱。”
批评是不必要的,但是纠正却是常常需要的,如果你那上幼儿园的孩子爬到了垃圾桶的顶上,你必须告诉他这是不允许的行为,但是,你不必通过批评的方式去纠正他,你可以从理解孩子一定会犯错误这一点开始,然后,采取下列方法控制住你自己,这样你就不会让孩子感到相形见绌了。
* 将心比心。你可以试着问自己“如果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会怎么想?”如果别人不断地纠正,调整你所做的一切,你会感到你很无能。我 以前常常想帮儿子蒂姆西做家庭作业,有时我会从他手中抢过铅笔,擦去他的书写错误,想想看,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打击他的自信心呢?
* 使用正向思维。凯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词汇中很少有“不要”两个字,她总是告诉孩子们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如果大儿子亨利在沙发上跳个不停,她会说“你想不想到外面去跳一阵子或者跑一阵子啊?”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一下子能形成的,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要在事后才想起来,比如,刚才应该问问孩子是不是想在纸上画画,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在桌上画画,但是,一旦你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与孩子交往的基调就从否定变成了肯定,而每个人都会感到愉快的多。
* 预期孩子气的举动。你应该认真地对待孩子,2-3岁的孩子自然地会对你的水晶饰物感兴趣,如果你干脆把水晶饰物藏在一边,那么,你就少说许多“不”或者“你老是不听我的话”之类的话。
* 选择你的战场。如果你对你6岁孩子选择衣服的口味实在不敢恭维,那么干脆在她的衣橱里放几件衣服,使她无法配上你所不喜欢的服饰搭配,这样,你就不必为了衣服这类小事而批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