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虽然他还不会说话,但是他非常清楚由母亲喂奶、换尿布所带来的舒适的感觉,他会想:她真好。1岁时婴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他能行走,会牙牙学语,能灵活运用双手,不过这些能力是在母亲指导下借着游戏、爱抚、适当给予鼓励才学会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母亲必须适当运用一定心思和表达能力。
年龄0-1个月: 视觉还未发达,但皮肤的触觉灵敏,也可利用听觉和嗅觉感应来认清妈妈,此时期宝宝的感觉来自妈妈所给予的刺激。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温柔的皮肤接触、抚摸和拥抱,或望着宝宝微笑、讲话,建立宝宝对妈妈的印象和安全感。
配合用品:每次趁换尿片时,可为宝宝按摩或与宝宝玩数分钟。
年龄 1-4个月:平均每天睡15-16个小时,白天睁开眼睛的时间会愈来愈长,开始会用眼睛追逐晃动的东西,并留意视线范围内的事物。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由于不懂说话,话多时候会籍哭泣或面部表情来表达需要,故父母要留心宝宝的表情,并适时地对宝宝发出的信息作反应。
配合用品:挂放式宝宝床上玩具,妈妈可陪在床边拨弄玩具吸引他,观察及回应她的反应。
年龄 4-12个月:开始进食固体食物,并尝试学习及接触不同的东西,好奇心较强,会模仿大人的行为。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让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吃东西,容许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使宝宝建立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同时也增强宝宝对母亲的信任。
配合用品:印有卡通等图案的餐具,引发宝宝自己吃东西的兴趣。
☆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阶段1~3岁
1~3岁是孩子性格发展最快的阶段。精力充沛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但幼儿此时没有交友能力,自己玩耍又缺乏兴趣,因此他们会以父母为中心,努力寻找玩伴。这一时期,母亲应该使孩子有“妈妈真好”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儿没有这种想法,就不知道母亲代表什么,就会产生不安的情绪,也就会导致母源病的产生。孩子3岁之前就可看出母亲的态度,若态度不好易使孩子的行为更恶劣,孩子不听话又使母亲情绪更为不安,如此恶性循环,不是亲子关系恶化,就是造成孩子心理障碍。此时母亲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夸奖和哄劝孩子,给他们鼓励,到底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完全取决于孩子3岁前母亲如何建立亲子关系。
12-18个月:手脚运用灵活,对事物也有兴趣,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并对外界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索。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可陪同宝宝玩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宝宝亲自尝试,并对宝宝自己的意念表示尊重。提醒自己不要局限宝宝,只用某种标准方式玩玩具。
配合用品:组合式及活动式玩具,妈妈可先作示范,让宝宝模仿。
18一36个月:心智发展迅速,记忆力和语言能力都逐渐增强,情绪和性格均有显著发展,有较强烈的自我主张。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利用趣味性或娱乐性的媒介引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配合用品:发声图书及富教育意义卡通影带,寓学习于娱乐,增强沟通。
☆逐渐脱离母亲的3~6岁
他们开始脱离母亲,准备自立,会积极与朋友交往。但是有些母亲不明白这一点,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幼儿园或托儿所,她们认为,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总算可以松口气。这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对于孩子的教育,母亲的责任比前两个阶段更为重要,也比幼儿园的责任重大。母亲要在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询问他在园里的情况,也可以在他不累的情况下带他去买东西,购物时让他付钱,让他帮忙拿东西,回家之后也不忘鼓励几句。由此可见,生活中不论事情大小,只要能让孩子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