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知道,无论是罚还是奖,爸爸都不是开玩笑的。
不打派:父母打孩子是无能的表现
徐艳老师(32岁,女儿4岁)
有些父母因为孩子老是哭,或是在公众场所耍脾气,父母感到心烦很没面子,就打孩子,我觉得这样都是不对的。孩子哭是在发泄他的情绪,或者他的某些要求没得到满足,我们可以问他哭的原因,给他讲道理;或者不去管他让他自由发泄,过了以后再沟通。
而且我觉得,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孩子要从小教育好,从小事就要抓好,也就不会出现长大了管不了只有打的情况。
中立派:多沟通,必要时还是要出手
王学芝女士(34岁,儿子7岁)
教育孩子,我不赞成“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但也不赞同完全放弃责打。我曾打过几次儿子的屁股,不过我打有打的原则:责打要用理智的巴掌,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扬起巴掌之前,我一定理智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拿孩子出气?打过孩子之后,也要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什么偏差?孩子的屁股不能随便打,更不能伴以辱骂。那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宽严相济。像儿子小时候很顽皮,把死老鼠放到邻居家的水壶里,人家找上门来告状,这样的错误不打他就不行;但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和儿子多沟通比严惩有效。
【专家之见】
经常挨打孩子伤“心”
周晖(中山大学心理系讲师、香港大学儿童心理系博士):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有些孩子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会用同样的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到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比较负面的影响的。而像“丁丁案”中的严重惩罚则更是要不得了,它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是长期的且难以弥补的。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出现不好情绪和心理偏差,如悲伤、懦弱、孤独、焦虑不安等。但作为父母,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保护自己,而父母跟他讲道理他也听不懂的时候,打一下屁股,让她感受到疼,知道以后不能这样做,也是为人父母者保护孩子的一种必要手段。当然,打耳光是绝对不行的。此外,如果孩子做对了,父母就应该给予奖励或者赞扬,鼓励孩子好的行为。
打屁股容易伤及肾脏
陈其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副教授):不少父母以为屁股“肉多”,打不出什么事情,无非是疼痛,可以让孩子“长记性”。其实,这是个危险的误解。孩子的身体组织比较柔软娇嫩,“打屁股”可能造成臀部血管破裂,出现皮下淤血。皮下淤血和坏死的血液代谢后,要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另外,受伤的肌肉还会分解出一种毒素,不仅可以引起微循环障碍,还会影响肾小管的吸收和排泄。因此,“打屁股”可能打出肾功能异常,甚至发生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继发性外伤性休克。
可以打,但要注意方式
朱家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会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么打。残酷、虐待性地打,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这样的打法会使孩子产生羞辱感,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如果父母真的气上心来,要教训孩子一番,那么不要用任何的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可以了。俗语记,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的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的反抗精神和能力的人。我并不主张打孩子。如果父母感到非要通过打来教训孩子一番的话,我也不绝然反对,只是向父母提出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