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溺爱的漩涡里摆脱出来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2:06:30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因此,常常把孩子整个地保护起来,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替他做每一件事情。但是,被宠坏的孩子并不就是个快乐的孩子。溺爱如同漩涡,让孩子和父母都越陷越深。赶快从中摆脱出来吧!

  场景:

  星期六早晨,妈妈把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可5岁的安安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炒了一盆鸡蛋,可这时安安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妈妈还没坐下来,安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鸡蛋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安安马上就要准备哭出来的表情,做妈妈的马上让步了。

  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幸福。”但是事实却是: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这样的“爱”是不负责任的,是“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坏的影响。

  溺爱的“三宗罪”

  一、使孩子软弱无能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如果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

  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二、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因为父母的溺爱,常常会让孩子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并在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为他在家里被当成了小王子、小公主,到了幼儿园里,他就希望能够得到同样的待遇,但老师和其他孩子并不把他当成小王子、小公主看待,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他与他人的交往。

  三、不受别人的欢迎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他没有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不仅是他有需求,其他人同样也是有需求的,有获取,也必须要有付出。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只知道过多地获取,却很少给予,所以往往不受同伴、同学的喜欢。

  我们怎么会溺爱孩子的?

  理由一:只有一个孩子,不对他好对谁好

  专家指出,现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会宠溺自己的孩子。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很自然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及其他家人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并很自然地认为,反正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对他好还对谁好?!而在一个有四个或五个小孩的家庭里,孩子受到溺爱的机会就要比独生子女要少得多。

  理由二: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得特别严厉或者生活不是很富裕,所以到了他们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走入另一极端,对孩子完全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