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自由,予取予求,并认为:我的孩子的生活当然应该比我小时候好。
理由三:已经没有时间陪孩子了,总要对他好一点
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于是,这些父母常常无止境为孩子购买贵重的玩具,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以此来弥补他们无法经常陪伴孩子的遗憾。
理由四:孩子已经很可怜了
对于那些身有残疾的孩子,或者父母离婚的孩子,父母总会觉得对孩子有亏欠,觉得对不起孩子,为了补偿他,这些父母常常会特别溺爱孩子。
溺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果特别溺爱刚出生的宝宝还不是非常有害,因为他有理由得到格外多的关怀,比如吃饱穿暖、有人抱、没有病痛、有干净的尿片等等。但是几个月后情况就不同了,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只要他一哭闹,爸爸妈妈就会马上跑到他的身边嘘寒问暖。从这一刻开始,父母站在了溺爱孩子的边缘,比如在半夜里几次从床上起来,把哭闹的孩子抱在手里不停摇晃;或者每过几分钟就跑去照顾孩子、陪他玩等等。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了在家里享受特别待遇,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而父母也习惯了一切都顺着孩子。
安安就是这样的例子。刚开始的时候,安安能很乖地与大人们一起坐在桌子边上吃饭。但是妈妈为了能让他快点吃完或者不让他把桌子弄脏,就越来越顺着他的意思,最后安安就变成了饭桌上的捣蛋鬼。最后,他不仅在吃饭时表现恶劣,而且也习惯了在家里,无论是游戏、讲故事或者看电视时,一切都要按他的意愿来进行。
扔掉“甜毒品”的7个要领
儿童专家认为:“被溺爱的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节制,要求也会越来越多,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但溺爱满足的仅仅是一种替代和补偿的需要,而绝不会是孩子对爱、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的追求。所以,从现在开始,扔掉你手中的“甜毒品”吧!
学对孩子说“不”
要想改掉溺爱孩子的习惯,第一步就要给孩子定出一个界限,让孩子能够接受你说“不”的时候。比如孩子已经有了二十辆玩具小汽车,当他缠着你再买一辆;或者临睡前已经讲完了第三个故事,孩子还要您再讲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再对孩子让步。
有时候做父母的会觉得很难拒绝孩子的某些要求,比如在超市里,孩子吵着闹着一定要买糖果,你马上就会觉得其他顾客的眼睛都看着你。这时,你一定要将政策贯彻到底,告诉孩子如果他要这么闹下去的话,下次就不带他一起出来买东西,如果孩子继续闹下去,你下次就一定不要再带孩子一起去买东西。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你所讲的话都是当真的。
不要怕如果你对孩子说了“不”字,孩子会不喜欢你。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你对自己亲爱的孩子说了一次“不”,而觉得你是坏妈妈或坏爸爸。
不忽视自己的需求
不要认为孩子是你全部的生活内容,不要让自己成为“牺牲品”。你也有自己的需求,请你不要忽视这一点。如果孩子的要求越来越过分,你就一定要及时制止,让孩子明白:在家里,在获取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