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孩子攀爬的环境(如儿童房的地板加安全垫),让孩子在其中能尽情地爬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让孩子从经验中学习
在孩子做出会导致危险的行为时,除了要立即地让孩子远离危险外,让孩子能在经验中记取教训并进而建立危机意识也是父母必须要做的。
举例来说,当桌上有杯滚热的水,而孩子即将伸手碰触时,做父母的通常为避免孩子烫伤,一定会立刻将开水移开;但光是这样的动作,实际上并不能让孩子建立危机意识,下一次若没有大人在旁,滚热的水可能就淋上孩子了。专家建议,此时不妨握着孩子的手去碰触杯子(当然不到会烫伤孩子的程度),让他明白大人制止他的原因是因为烫,而且以后杯子中的水还可能更烫;同理,若是孩子喜欢跑到浴室玩,也可以同样的方法让他认识热水,帮助他建立经验法则。
那么假如孩子一到户外就会横冲直撞地乱跑时,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处理呢?专家建议,不妨先带着孩子走到马路旁,让他亲眼观看来往穿梭的车潮,等回家后现以孩子的玩具车模拟车祸状况,让孩子明白马路的危险;但记得模拟状况时,与其告诉他这种状况会导致残废,不如告诉他很痛很痛,因为“死亡”这个名词对孩子来说太过抽象,而“很痛”一词就较易让孩子了解。
孩子无法和同伴好好相处时的管教建议
生活中常有的冲突状况
1、爱抢别人的玩具。
2、动不动就拉别人的头发或是打人。
3、不合群,对所有小朋友都爱理不爱理。
4、会强迫其他小朋友听他的话。
5、很小气,不肯和任何人“分享”。
冲突状况的管教之道
孩子若和朋友相处不好,做父母很可能会开始担心,是不是我的孩子EQ很差?其实对于孩子间的不合,做父母的不必看得太严重,因为大部分的状况是正常的,而少数的偏差,只要在空上阶段慢慢诱导,依然可以成就出一个高EQ的孩子。
1、先判断正常或偏差
以小气、不愿分享为例,对两岁到两岁半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它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专家解释,因为这个阶段中的孩子多半会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思绪也多是以我为出发点,所以并不懂得如何分享,对于“自己的”东西也较有占有欲。对于这样的状况,专家建议,不妨以爱来激发孩子分享的动机,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这么爱你,可是你连玩具都不肯借妈妈一下,妈妈好伤心。”而当孩子大方出借时,鼓励他:“妈妈这么爱你,可是你连玩具都不肯借时,妈妈好伤心。”而当孩子大方出借时,鼓励他:“你愿意借给妈妈,妈妈好高兴。”长久下来,让孩子了解与别人分享时,别人会很快乐,因此自己也会跟着很快乐,往后他自然会乐于与人分享。
2、孩子需要成人的指引
此外,孩子有动不动就打人、爱抢别人玩具等动作时,专家建议,父母不妨在一旁协助指引。例如一方面严肃地制止他,一方面带着他向对方道歉,让他由气氛中感受“这是不对的行为”,并且记得要立刻执行,否则可能会混淆他的思绪,让他弄不清自己做错什么。至于喜欢所有小朋友听从他的孩子,一般来说是较有领导欲的,假如有攻击别人的行为时,父母可就要更加用心了。首先要观察孩子会有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否在环境中有人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