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埋怨妻子:“你这是何苦呢,又饿不着她。”王女士见女儿咧嘴要哭,连忙说:“宝贝不要哭,妈妈最愿意给你做饭了,你爱吃的瘦肉皮蛋粥和葱花饼马上就做好。”
现实中有些父母尽管自身有许多生活艰辛和身体病痛,但他们总是竭力在孩子面前掩饰,错以为这是爱孩子,却不知在害了孩子。生活中有苦才有乐,家长不要刻意去掩饰生活的另一面,而应让孩子从小学会分担你的痛苦艰辛,理解生活的不易,长大后他才会珍惜眼前的生活,才会以真诚之心关爱别人。
教会孩子懂得亲情
某幼儿园有次调查了解到,中班的一百多名幼儿在家中吃东西时,常常想不到父母的占一半以上;而对父母没有礼貌、任性、发脾气的占到三分之二还多。是孩子不懂得爱父母,还是我们没有教给他们感悟亲情?教孩子懂得爱的过程,也是亲子之间的相互沟通学习。当你喂宝宝食物时,说一句:“好香,给妈妈尝尝好吗?”通常孩子会举起小勺送过来。你吃一口,对他表示赞许,这些言行会告诉孩子,妈妈把好吃的先给我吃是爱我,好吃的要大家分享。
爱心和善良的品质,是孩子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父母是爱心的播种者,父母所做的一切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从父母这里获得爱,也要以爱相回报。具体可以有这样一些做法:
1、用玩具启迪爱心
爱心和亲情的培养要从细小的事做起。比如:引导几个月大的宝宝和身边的绒毛狗狗、布娃娃做亲密的朋友,用友善的态度对待这些玩具伙伴。如果孩子乱扔布娃娃,劝阻他:“看,你把娃娃摔疼了,快给它揉揉。”如果孩子大声叫嚷,制止说:“小声音一点儿,别把小狗狗吵醒了。”孩子长大些了,带他去亲近小动物,听小鸟唱歌,给小鱼喂食;告诉他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们。孩子的爱心在这样的情境中会不断萌发壮大。
2、好东西大家分享
家庭中要建立好东西大家分享的氛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做出榜样,吃饭时主动给长辈夹菜,遇到高兴的事讲出来全家一起分享快乐,有了喜事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贺,左邻右舍遇到困难伸出援助之手;鼓励孩子好吃的、新玩具拿给小朋友一起吃、共同玩,等等。有了这样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孩子就能从最初的行为模仿到一点点强化,最终塑造一颗宽容、谦让的爱心。
3、多交流沟通感情
家庭中爱心和亲情要靠父母精心营造。父母要用爱熏陶孩子的心灵,就应该多关心和尊重孩子,说话要温柔体贴,注意倾听孩子的感受,多与孩子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多给孩子讲互助友爱、善良战胜邪恶的童话故事,让浓浓的爱意渗透到家庭的每个角落。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要充满爱心,经常把“谢谢你为我做的××事”、“我真为你高兴”、“你辛苦了,歇一会儿吧”、“不要着急,我来帮助你”等礼貌语言挂在嘴边。夫妻之间相互相关爱、体贴,尊重和孝敬长辈,过生日、遇年节送个小礼物等。带孩子买玩具或衣物时,和他商量:“咱们给爸爸(妈妈)也买一件。给他(她)个惊喜。”所有这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