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孩子的面子和里子(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1日 16:05:45 

子有点不情愿地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给孩子很多鼓励,让她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愉快。

  “听话”?

  面子:孩子听从成人的指示

  里子:孩子有内在的行为准则

  典型情境: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当我们用“别的小朋友都如何,所以你也 要如何”这个句式来向孩子提要求时,潜台词就是,我们对你的标准是相对于别的小孩的。于是孩子可以很容易地反驳:“你看东东还没有走,我也可以不走!”相似的,幼儿园老师也习惯说:“你看小班的小朋友都能如何如何,我们中班就更要如何如何。”孩子就可以说:“你看大班小朋友还在打人,我中班的打人又怎么了?”

  我们对孩子的语言模式里隐含着我们的假设和判断。当我们一贯以相对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时,不仅会陷入自相矛盾,和别人比较也会成为孩子  关注的焦点。

  相反,如果我们对“什么事情该怎么办”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做法,孩子就会更容易将这种做法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也不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能够更有主见。

  实用策略

  对某一种情境下孩子应该如何行事有明确的标准,并且一贯地执行

  比如,每次到游乐场,要离开的时候都提前5分钟给孩子“预警”,到提前1分钟的时候再警告一次,到了时间说走就走。孩子就会形成根据时间控制自己行动的习惯。

  不同照看者对孩子遵照同一标准

  当不同成人采用不同方式时,孩子就会感到很混乱。对于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比如睡前不吃甜食,不能打人,不能骂人,成人的态度越一致,孩子会越容易遵守。

  温馨链接:不易察觉的“灌输”教育>>

  “懂事”?

  面子:孩子很讲道理,不轻易发脾气

  里子:孩子有一个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

  典型情境:你4岁的儿子和邻居家的浩浩一起玩游戏,两个孩子有不同的玩法,你的儿子说:“你那样就不对,我这样就对!你一定得按我说的玩!”,两个孩子你一拳我一腿地打了起来,你把儿子拉到一边,厉声呵斥了一顿。

  在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尊重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原则。尊重包含很多含义,在有不同意见时能够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甚至想方设法达到妥协,就是尊重的内涵之一。

  研究表明,那些道德发展较好的孩子,往往来自有平等、民主气氛的家庭,母亲往往比较有灵活性,更多使用讨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命令式,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带着积极、愉快的情感。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要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当孩子自己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帮助孩子找到一种自己和小朋友都能接受的游戏方式,让孩子感觉到每个人的意见都受到了尊重。

  实用策略:

  容许孩子表达不同的意见

  孩子的意见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