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与老人发生分歧怎么办(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1日 15:46:08 

来,并要对东西说“对不起!”怎么来了爷爷家,一下就变了,东西还得挨打?!

  因为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带,来婆婆家一次不好生硬地去说什么,可也不能将教育成果就这么毁了呀,于是,我拉过硕硕说:“是你不小心碰到了茶几,茶几还要挨打,你说,它委屈不委屈?”硕硕点点头,明白了我的话,上前按老规矩对茶几点了一下头,说了声“对不起!”

  爷爷奶奶很不理解我的做法,认为有点小题大做,我只能笑着说“等硕硕长大了,你们就知道这么做的好处了,从小谦逊的人,长大了才不会骄横跋扈,才懂事。”

  所以如果遇到分歧时,首先要尊重老人,再就是马上指出孩子错在哪里,要怎么改正,这样家庭才会和睦。

  

  ■腾腾妈:老人左右为难

  很多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人有了孩子后都是“全天候”地交给老人带,自己该干啥干啥,好不潇洒。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出现问题时,那些年轻的父母就会怪老人溺爱孩子,没有把孩子培养好。

  其实这并非老人的错,而是老人教育孩子的理念与年轻父母的理念和期望不一致造成的。更何况教育孩子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老人岁数大了,精力有限。最重要的是我认为老人有老人的难处,毕竟孙子不是儿子,想怎么管就怎么管,管得重了,儿子没意见,恐怕儿媳也会不愿意。我身边就有这种人,经常说爷爷奶奶不舍得给孙子花钱。孩子病了,他又会说一天到晚给孩子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吃。你看,老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真是左右为难。

  

  ■毛毛爸:要双管齐下

  孩子小不懂事,大人不能也不懂事。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宝宝的家长双管齐下,做一些工作。

  首先,要跟父母谈,全家一起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相信父母是会理解你们的良苦用心的。如果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孩子真的会越发不可收拾。那个被母亲娇惯了一辈子、从一开始小的不良习惯发展到严重犯罪行为、最终走上刑场、临行刑前趁母亲不备一口咬掉她乳头的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等到自己悔悟,已经很迟很迟。

  在此同时,应该细致耐心地教育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教会他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如果他坚持得不到东西就大哭大闹,家长须设法引导他转移注意力,或者,暂时不予理睬。切忌家长一时心软不能坚持,反而会给孩子以心理暗示,从而纵容孩子恶性循环。

  另外,家长须以身作则,平时注意自己言行,给孩子起表率作用。

  ■翰翰爸:意外翻脸有收获

  作为望子成龙的千万家长中的一员,我深知“慈母多败儿”的道理。所以,我对翰翰有爱有严,对其不合理的要求与行为坚决制止和拒绝。但最初实施起来却受到双方老人的掣肘,让我的一番苦心顷刻化为乌有。看着孩子在老人的呵护下日益顽劣,有恃无恐,我心急如焚。但事关孩子的一生,怎能袖手不管?忍无可忍之下,我终于和老人闹翻了!爷爷的斥责、奶奶的眼泪都不能让我放弃原则,翰翰的哭嚎自然失去了作用。

  没想到这次和老人翻脸却有意外的收获:翰翰发现爷爷、奶奶不足以当他的保护伞,认识到不好的事情无论有谁都不行,从此后,他听话多了。我又乘胜追击,事先跟翰翰的姥姥、姥爷打了预防针:以后再溺爱孩子别怪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