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尊重自暴自弃而走进去的。相反,一旦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就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百般宠爱。家长会视为“太阳”、“小皇帝”、“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揣在怀里怕捂了,不知道如何爱才好。教师们则视为“天之骄子”,学校和班上的“命根子”,生怕得罪了跑到别的学校去了,只要学习成绩好,可以不搞劳动,不参加活动,就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品行上的劣迹,也可以帮助掩盖好。这样“爱”出来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好强,不容人,不知道尊重人,受不得一点儿批评和挫折,包括考试成绩的偶然下降都无法接受。这就是跳楼自杀的学生,一般都是高三的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的主要原因。
行。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依靠成年人的行为影响实现的。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受教育者,并与之建立了健康感情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因材施教。传授道德知识,激发道德需要,培养道德情感,设置环境条件以训练道德行为,锻炼其坚强的道德意志。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者平常的言谈举止对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言行可以影响子女终身。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相信科学,发扬民主,勤俭持家,遵章守纪,与人为善,为人正派宽厚。称职的父母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教师要陪着学生走到成年期,对其道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些学校出现的用多缴费来抵学生升学考试分数差额;可以用请客送礼的办法来让学生跨越学校和教学班的门槛、减轻或免除自己违反校规的处罚、获取评优及保送升学的资格;到教师家属办的小卖部购买价高质劣的物品可以获取老师的宠爱等不正常现象,都容易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会认为学校和教师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会认为这社会就是金钱万能。教育者的无意识行为影响力远远大于有意识行为的影响力,如果这两种影响力的方向相反,就会是教育者煞费苦心地有意识教育成为一张失去作用的皮,受教育者只会用它来对付考试,最终只会养成学生的说一套做一套、虚伪狡猾等卑劣的道德品行。
意。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教育者的道德意志和教育意志。一方面,由于教育者的无意识行为的教育影响作用很大,教育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意志锻炼,不断的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决不能因为人到中年或者社会上的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放弃,古人还崇尚朝闻道夕死而无憾,“出淤泥而不染”,关键是要有健康的功利思想。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对孩子们有信心,一定要不怕付出艰辛的努力。生理缺陷不可怕,张海迪就是榜样;已经在道德品行方面有斑斑劣迹也不可怕,“浪子回头金不换”;考试分数不优秀也不要紧,成绩优秀是在一个班或者一个年级相比较而言的;上不了重点中学,进不了名牌大学也没关系,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的青岛港吊车司机许振超原来只有初中文化。最关键的是人活着,不能没有优秀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也能够为未成年人以顽强的教育意志和道德意志做出不懈的努力。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是每一个公民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掌握和运用知、情、行、意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效果,而且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