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31日 10:43:58 

家长签字同意,老师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两个孩子在嬉闹中无意留下了轻微的抓伤,也许会闹的最后对簿公堂------如果从生下来,就不给孩子最好的,他一定知道什么叫吃苦的滋味;如果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他一定会知道,摔倒了怪自己,爬起来也要靠自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一定会知道父母的辛劳,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如果让孩子坚持自己上学,参加锻炼,超重的孩子一定会数量大减,更多的孩子一定会早早地自立自强;如果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教给孩子的是宽容,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如果------家长这样做了,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三、 畸形的爱与过重的学习压力造就了一颗易碎的童心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上,可以说要啥给啥,但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稍不如意便会给孩子当头一棒。在学校里,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多重压力,使得老师也看不到孩子的其他优点与不足,老师的眼中也只有成绩和分数。于是学习成绩便成了衡量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于是高成绩也就成了孩子奋斗的唯一目标,于是各种补习班应运而生。难得的周末又被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所占领,孩子的一个周末比正常上课还紧张。为的就是孩子不能落后,孩子得走到他人的前面。可谁也不想,孩子本身就存在差异,你的孩子也许在其他方面更有发展前途,而这一点恰恰被你所安排的内容挤掉了。于是少儿剑桥英语学习班门口常常被家长挤得水泄不通。看着一双双焦灼的眼神,一个个疲惫的身影,不由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这颗父母心,孩子向着高分拼搏着;为了看见老师欣慰的笑脸,孩子竭尽全力努力着;可一旦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成果,想到无法面对家长,面对老师,于是------孩子杀母案,自杀案不断涌现,真是触目惊心!

   由此有必要让我们来重申一下心理健康的概念: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它渗透和影响到社会、文化、科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与广义相对的,专指与医学有关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指有面对现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能避免因过于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的病态症状,与人相处可保持融洽互助的能力,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有从事工作的能力,能正常爱别人与被爱。

   那么如何塑造健康的孩子呢?
   首先,应提高为人父母者的素质,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素质的家长必定能带出高素质的孩子。而且孩子不能只看做是一个人的,还应看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接班人。

   其次,教育改革须落在实处,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彻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明确规定试卷成绩绝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唯一途径。一所好学校应是一所特色学校,应是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决不能在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不能再让他们成为书面考试的殉葬品。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

   再次,社会各界都应正确关注教育,把对下一代的教育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新闻媒体应本着教育好下一代的出发点去报道,应多从正面报道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不要反复渲染教师的个别不良事件;对于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不可过于指责教育者的失职,而是应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孩子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活动。

   最后,我还想以知心姐姐在《实话实说》中讲的一个例子来结束我的阐述。

   知心姐姐:我的母亲在去世时留下了一把钥匙,我们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