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议 儿 童 的 教 育
读卢勤《写给年轻妈妈》有感
“做个好妈妈,教出好娃娃”。做好妈妈容易,管好孩子的吃、穿、住、行似乎就可以称得上好妈妈了。“可敬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妈妈不指望子女长大成材的,世纪之交的众多年轻的家庭已不可能指望“东边不亮,西边亮”了。独生子女的成长教育,费尽了父母的心,但事与愿违,“妈妈”们的失误,也会贻误孩子们的前程。
读了《写给年轻妈妈》之后,感受颇深,结合自己的家庭,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总觉得有很多话想要说:受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如今,众多的父母对于儿童,根本没有正当的理解,不是将他们当作缩小的成人,便是将他们看作不完全的人,说孩子懂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用封建的“父为子纲”来训诫作孩子,动则“打骂,滚出去,一定要这样,不该,不许”等,看不起孩子,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孩子本应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想象世界。
有一个夏天,我五岁的儿子说:妈妈,下次吃西瓜不要用刀切,就用“娃哈哈”的吸管戳进去,用力吸不就吸了吗?多好的想象力,没有这样的想象力,哪来的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的发明呢?我说:你试试看吧。吸管戳进去后,果真吸到了西瓜汁,那喜悦之情尽显脸上,可一会就吸不出了,拔出一看,原来被堵住了。换一根粗管子吧。我说:粗管子吸时,西瓜籽吸出来会呛着。(及时给予指导)
有时,我也打骂孩子,自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有一次,我和儿子闲聊时,我随便跟他说:以后妈妈再也不打你了,好不?他当然很高兴。过了几天,他爸爸告诉我:儿子说你不打他了,他保证比以前更听话。我听了很激动,小小年纪,他竟这样在乎我的一句话。此后,我一直没打过他,他也比以前更尊重我们了。回想小时候,父亲也有一次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是多么希望父母不采用棍棒式的教育呀!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世界,不是一个小大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是教育儿童成功的保证。教育儿童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来等的态度与儿童对话,做孩子的朋友。“蹲下身,和孩子平视,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书中“逛商店“的故事感受颇深。平时,家长们应该认真倾听孩子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多让孩子说话,发珍意见。即使无关紧要的话题,也要耐心听,处处尊重孩子。看小儿子又带了几个小朋友来家玩了,他拿出了玩具,小人书,又打开了电视,还拿了好吃的给小朋友吃。多热情,多会招待人。我有时还走进他们的世界中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再来谈谈挫折教育吧。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良好的耐挫能力,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爷爷奶奶“捧在手心,含在口中”式的疼爱在当今社会已被无数的事实证明是一种溺爱,是一种教育的失败。记得,儿子三岁时,有一次自己拿着玻璃茶杯,端着一小杯冷水向我走来,一不小心跌了一跤,趴在水泥地上哇哇大哭……我当即用鼓励的语气让他自己站起来,一秒、二秒……没有人去搀扶,他终于自己站起来了,迈出了人生克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