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祖辈走进孩子的心里
看完之后,你是不是也有同感。是的,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就是:隔代教育。
现今,不少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和教育,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大家都知道,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 祖辈教养容易重感情轻理智。过分包办、溺爱是祖辈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孙辈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在祖辈看来都是天真可爱的童真童趣。他们对孙辈宽容有余,约束不足,助长了孙辈的依赖、懒惰、自私、任性。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孙辈,往往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求自己快乐;不考虑回报家庭或他人,只顾自己享受。这些性格缺陷会影响人的一生。
二、 祖辈教养容易重物质轻精神。一些祖辈常常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满足孙辈的吃、穿、用、玩,以弥补困难时期养儿带女时留下的遗憾和歉疚。对物质欲望的放纵,会使孙辈私欲膨胀、虚荣心强。同时,祖辈给予孙辈精神上的满足(如引导孙辈求知、探索、热爱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明显不足。
三、 祖辈教养容易重静轻动。祖辈一是担心人身安全,怕孩子有个闪失不好向孩子父母交待;二是受旧的教育模式束缚,认为安静、听话、整洁才是好孩子,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拼搏精神;三是老年人精力有限,对体育运动兴趣较淡,致使有些孙辈的体能、独立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竞争心、自信心下降,与同伴交往能力和受挫应变能力不强。
四、 祖辈在教育要求上容易与父辈产生矛盾。祖辈在教育要求上容易与父辈产生矛盾。祖辈教养常会在两代成人间出现“你紧我松、你打我护”的情况,使得教育要求难以实现,彼此威信受到损害。有的孙辈公开宣称“家里人都怕爷爷,但是爷爷最怕我”。教育要求的不一致,增加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有效性,影响了两代人的共同教育效果。
五、 可能造成亲子感情隔阂。
可是,处于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家庭,年轻父母职业选择机会增大,职业中不确定因素增加,众多父母必须接受终生教育并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职业生涯中,因此,隔代教育是社会的现实。
“隔代教育”指的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为祖辈(或大部分)来承担,它是相对于“父母教育”模式而言的,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及固有的传统观念,“隔代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
怎样才能搞好隔代教育呢?关键是要做新型的祖辈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