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
一、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
许多老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长辈,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得听我的。受这种心态驱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不容置疑的权威位置。这样的教育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孩子逆来顺受,做事没有主见;要么把老人的话当成耳边风。老人在教养孩子时必须考虑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合理的选择和决定。同时,祖辈应懂得孩子是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认识到“犯错”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并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帮助、支持、引导他们。
二、用持续性发展的观念看待现代教育和孩子发展。
祖辈教育属于启蒙教育的一种,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烙印。应该培养孩子哪些重要品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如何评价孩子的学习效果等,都值得祖辈深刻思考。祖辈要摒弃“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的陈旧观念,重视培养孩子融入社会、发展自我、关心他人的品格和能力。要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去观察、倾听、感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让他们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学会了解他人,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三、学会学习,与孙辈共同成长。
祖辈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前提在于热爱学习。热爱学习,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祖辈应如何学习?首先,应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其次,要选择适宜的学习途径,如看电视、读报纸等,可在短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不要忽略了孩子这个重要的学习对象。多与孩子交流、分享,能获得从其它途径得不到的资料,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看,这是我园开展的“爷爷奶奶培训班”,瞧,爷爷、奶奶听的多认真呀。
另外,我班还开展了“我爱爷爷奶奶”主题活动,让每位孩子都说说爷爷奶奶的好,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爷爷奶奶。
那么,愿我们的孩子在新型祖辈的教育下,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愿更多的祖辈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