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到底要谁教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5月15日 11:18:40
家庭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当然是指家长教育孩子。然而,家庭教育专家们却说:“要教育好孩子,关键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换言之,家庭教育要教育的是家长。这让无数家长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离开校门这么多年了,还要接受再教育,如果我无法改变自己,孩子的未来也就毁在自己手里了,可是,改变自己却是那样一个痛苦的过程—
城市连线 家长需持上岗证北京:2004年末,一组以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和指导模式研究为内容的“十五”重点课题启动。中央教科所王书荃教授认为,家庭教育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家长的认识上,通过更新观念,采取新的教育手段、方法,来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他提出,进入父母行列的人,首要是真正成为一个可作子女榜样的人。
0-3岁早期开发上海:上海市妇联关于尽早制订《上海市家庭教育条例》的议案得到积极响应。市人大、市政府分别至函回复,表明支持家庭教育立法建议,并积极参与立法工作,提升上海的城市精神。苏州:一所专门培训家长的学校“莫愁新父母学校”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开了3家分校。在挂牌仪式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提出:父母要有“上岗证”,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在新父母学校里,家长们将全面接受家教观念、家教知识、家教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学习怎样做一个新世纪的新父母、好父母。 一位教育工作者曾深有感触地说:家庭教育有一种女人式的痛苦——家长将自己的教育理想投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达不到,痛苦会随时袭来,为了摆脱痛苦,就迁怒孩子,把责任归罪于他。 编辑部策划这期选题时,特意组织了一场网络会谈,邀请4位家长,畅谈为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感受。网络会谈 讨论:家教中的乐与痛主持人:本刊编辑家 长:何霞(成都):教师,女儿3岁张岩(上海):培训师,女儿2岁半扶鹏(南昌):编辑,女儿10岁骆莎(广州):会计,儿子4岁半主持人:4位妈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特殊的座谈,希望大家都说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感受。何霞:我觉得家长学校挺好的。我经常去听一些专家的讲座,毕竟它能给我一种理念,知道家长是孩子最贴近、最有效的榜样,这样家长就会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家长素质提高了,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正面地影响自己的孩子。主持人:可很多家长都认为,专家们所讲的提高家长素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都一把年纪了,到底要怎样提高呢?骆莎:是啊,我也有同感。我常常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是非常不好的,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可有时真的无法控制。比如我有吃零食的习惯,看电视时总会不自觉地拿起薯片啊什么的吃,可孩子见了也嚷着要吃,我不得不“收手、收口”。有时看电视,想躺在沙发上舒服点,但自己却要求孩子坐有坐姿,结果只好像弹簧似地跳起来,感觉真难受啊。张岩:这就是在树立榜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形中矫正了自己,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好事啊。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善、无法学习的,这虽然是事实,不过,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只要把自己做家长的心态放低,你就会发现,从孩子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有一次,我逗孩子玩,把头扭到一边,而且还哼了一声,故意不理她,没想到她就学会了。以后只要她一不开心,就模仿我的样子。我就跟她说,妈妈上次生气的样子不好看,你这样也不好看,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你就说出来,不要把头扭到一边,说出来,别人才会知道,才能想办法帮你。后来,我不再随意做这样的动作,女儿也改掉了。扶鹏:对,我也认为家长和孩子是个相互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不错,成人的思维有了定势,很难改变,但孩子会触动自己,让自己有所改变。有一次,我让孩子做点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