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到底要谁教(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5月15日 11:18:40 

她不肯,还跟我发脾气,那模样很难看,大声叫着,而且指手划脚。我当时非常生气,跟她大叫:“你竟然敢跟我这样!”可突然间,我停住了火气,因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于是顿悟,孩子真是自己的影子呀。我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现在,每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尽量忍住不发脾气。

主持人:家长们都在努力控制自己,会不会觉得特痛苦,感到很压抑呢?
骆莎:我是觉得挺痛苦的,因为我本身脾气就不是很好,心情好的时候挺好,碰上心烦,孩子又调皮的时候,就总爱大声吼他。后来发现孩子脾气变得也不好了,我哪样不好他就学了我哪样,不知道从何改起,想起来觉得挺心疼,好像害了孩子似的。所以我现在惟有尽量压制自己,可以说,有气都得找别的地方发完再回家。
张岩: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那么压抑,只要做自然的自己就行了。孩子有时学大人,只是一种模仿,如果自己有错,或发现孩子有错,我会适时指出来,而且也要和她讲清楚,妈妈这样做也不对,孩子会明白的。
何霞:我也认为没必要掩盖自己的个性,当然,不好的方面也要慢慢改善。有时大人犯点错误,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人无完人。譬如我们夫妻之间总有吵架的时候,但吵完后我们和好了,在孩子面前有和好的表现,她就会知道,哦,原来大人之间也会有矛盾,也会吵架,只要和平地解决,就可以了。
扶鹏:我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家长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这也是一种孩子对家长的教育。在专家的身上,我希望学到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孩子需要有人指导她前进的方向,需要家长的指点和帮助。有时,我看了书以后还会跟孩子讨论某种教育方法好不好,孩子可有主见了,会反过来指正我。
今天,最让人操心的莫过于孩子了。很多家长抱怨,看了那么多教育孩子的书,真用到生活中就不那么容易了—
家庭教育,家长的“第二次发育”
●文/罗 西
有句台湾广告词:“做了父母之后,我才知道怎么做父母。”确实,没有一下子就“得道”的家长,是孩子让我们一步步成熟起来,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二次发育。
很多成功的家长在孩子成人后都会由衷地说,感谢孩子,是他赋予我们新的机会与启发。大多数教育专家也强调,要教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家长自己;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但事实上,作为成年人,家长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固定化、格式化了,我们又该如何修正自己,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呢?这种修正是痛苦而压抑的,也是很多家长所困惑的,大家都明白,家长需要学习,可是从何学起?
与孩子一起成长。我强调的是“一起”,蹲下来看孩子,你的语气会情不自禁地变得纯真。曾采访过一位年轻妈妈,她说,刚开始给孩子喂奶时,很别扭,也很生硬,像女匪抱枪。半个月后她就老练多了,并且美化了整个哺乳过程,特别温暖和有成就感。现在她会判断孩子的5种哭声,也会读懂孩子的6种微笑。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先行孩子多少步,与孩子一起学习,比如找回天真,追补自己过去没有得到的快乐,与孩子分享每一次进步,这都是很自然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换句话说,就是和孩子做“同学”,甚至可以反过来请教孩子,角色的转换,是给孩子最好的鼓励,其实也是给家长“减负”。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信息时代,我们给孩子的知识是有限的,比尔·盖茨的父亲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肯定永远不如儿子,但是,他仍然可以是个出色的父亲,他影响孩子的是他的态度,或者说他驾驭、管理自己情绪的经验,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巨大。我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原因失去耐心,从而情绪失控,结果犯下许多低级错误。这一点,许多做家长的都没有认识到它的严重性,于是奢侈地挥洒自己的“情绪垃圾”,甚至莫名其妙地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把职场、官场甚至情场上的失意、痛苦转嫁给无辜的孩子,这样的家长给孩子的负面示范作用往往是致命的。所以,一个聪明的家长,应该在情绪管理方面多给孩子以正面的示范,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很高调地努力争取做孩子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