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花瓷
青花瓷,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瓷”,它的构图简洁,色彩素雅、明快,对孩子而言,近距离地欣赏国瓷,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可以极大提高他的审美能力。
我们的目标:引导孩子欣赏青花的古朴简约之美,并尝试自己画青花。
材料准备:各种青花瓷器物、民乐CD、一次性纸盘、蓝色水笔(或记号笔)等
活动进行时:
1.欣赏。一边播放舒缓的民乐,一边和孩子一起欣赏青花,此时,你可以充当专业的解说员:“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称为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接下来,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哪一种花纹?这个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2.想象和制作。几乎每件青花瓷上,都会有一个故事。引导孩子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创作者,会在盘子上画怎样的故事呢?
将一次性纸盘和水笔交给孩子,鼓励他用青花的线条和图纹进行创作,画上自己的故事。
悄悄话:这项亲子活动以音乐贯穿始终,在清新素雅的意境中,给孩子一个充满创造的学习空间,让他了解青花、接受青花,并对青花进行再创造。
书法——快乐的修炼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学习书法,不只是写写字,而是培养孩子对书法的兴趣,是综合素质积累、提高的过程。
我们的目标:激发孩子对书法的兴趣。
材料准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
活动进行时:
1.磨墨。用墨和水在砚台上磨墨是一种乐趣。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磨的时候要轻,按下去时稍微重一点。磨墨要慢,用力要匀。
2.采用形象比喻法,教孩子练习,让孩子爱上书法。比如:笔画“横、撇、捺”,“横”的逆锋起笔,可以把“横”比作“又宽又直的马路”,笔就是“汽车”,对孩子说:“看,‘小汽车’开过来,又开过去!”而“撇、捺”,可以形象地称为“小螳螂”,“螳螂”头往左抬起的时候是“撇”,往右抬起的时候是“捺”,并且“头”要小,“肚子”要大,“屁股”要收。
悄悄话:形象比喻法可以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对书写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小年龄、初学书法的孩子,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