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抑郁孤独、粗暴逆反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特别是重组新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和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孩子多数不善言谈,在学校里不爱和同学接触,出现矛盾也不能很好和老师沟通。了解发现,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破损内心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怀疑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因而他们的朋友很少,和老师也不合作,容易产生粗暴行为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因家长无暇顾及其教育,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恍惚,完不成作业,而且不听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经常顶撞老师。这些都与其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2、自卑怯懦、狭隘自私
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让人瞧不起,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父母的离异使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怀疑一切,远离朋友,封闭自我,学习急剧下滑,甚至有两次企图自杀。面对老师的关心,他说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反正也没人供他读书,连爸爸妈妈都不管他了,什么都是假的。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来说在感情方面常常是冷漠的,因为在父母长期的争吵中,他们体验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势不两立,感受到的是大人的自私与虚伪。试想,当一个孩子真切地知道,自己最可信赖的父母竟是这样的不可敬、不可靠时,他会对社会、对人生作出怎样的判断,也就难以责怪他的自私与冷漠了。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偏差,于是他们就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求慰藉和放松,进出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学校里也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会、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扰乱班级秩序等等,个别孩子甚至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行为自由放任。
4、情绪不稳、厌学严重
尽管单亲家庭孩子的类型千差万别,但他们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情绪不稳、意志力弱、志向低、厌学等。通常会表现为:行为懒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肯用功;自律性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偏科甚至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反映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干任何事情都没有毅力和耐性,学习过程中持久性差。
从我所调查和了解的单亲家庭来看,他们的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专制式、放任式和溺爱式三种,其中放任式的教育所占比例最大。专制式教育让家庭更加缺乏温馨,孩子容易变得自卑、孤独、内向;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好管教;溺爱式教育则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的坏习惯,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如何针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现象,采取更好的对策,指导和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培养好她们的子女,让这些孩子也和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
1、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点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因此他们最大的需求点就是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以及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作为老师,应该努力为这些孩子创设亲情的氛围,用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怜和温暖,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嘴上都说关心孩子,但却很少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当他们重组家庭后,往往更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亲或母亲虽然没有再婚,但却因为自己失败的婚姻和生活经历,把更多的期望加诸于孩子身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是粗暴的管教……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应该更多地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引导他们多与孩子谈心,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注意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样才能淡化、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和烦恼,消除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信赖家长、信赖老师,同时也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