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儿童 达到教育均衡发展(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05月13日 17:06:50 

  2、形成研究系统

  (1)建立“个案”,全面了解情况

  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较为特殊的行为时,我们不一定要急着做出处理。每一个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必然有着特殊的原因,原因往往有很多方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有学生自身性格造成的原因、有低幼教育缺失造成的因素,甚至可能是教师自身教育的失当所造成的……即使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造成了孩子的特殊行为,也有很多不同情况:有的是长辈过于溺爱,有的是家庭教育过于严苛,有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成因可能还不止一种。所以,面对这些孩子做出的特殊行为立刻进行处理,得出“这是一个特殊学生”的结论,都是草率的、效果不佳的。只有在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再做出恰当的结论,采取得当的教育手段。

  情况的了解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A)全面了解该生以往的情况。向以往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全面了解,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各方面情况,而不要出现学习问题就了解学习情况,出现习惯问题就只了解习惯情况。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既不要把他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判断,也不要凭着一些了解就急于对一个孩子做出判断。

  (B)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通过设计科学的心理测试卷,全面、科学地测试学生全方面的情况。通过科学的数据及数据的分析,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判断该生行为习惯、学习状况、心理表现等诸方面的情况,从而,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判断他做出特殊行为的原因,以及避免的方式。

  (C)建立“个案”,动态地了解情况。在全面了解了情况后,教师必然会采取一些教育方式,这些方式是否有效?是否有针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该生出现了哪些反复?这些情况都需要做记载,一边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修整,使教育更有成效。

  (2)成立“特殊学生”研究共同体

  每班学科教师在班主任牵头下,定期进行个案学生的研究交流会,从各个层面、各个学科的角度,商量、探讨对其教育方式及教育效果的交流,定出教育、教学措施,从而达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成效。级部内建立年级特殊学生档案集,利用班主任例会进行特殊学生教育交流会,交流体会、经验,以推广,交流困惑、问题,群策群力。

  (3)跟踪诊断,调整策略

  对个案学生的研究,研究共同体可每月定期交流,交流一月内所采取措施的成效,对无成效或成效不大的措施进行调整;交流学生一月内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再次诊断,提出新的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中使教育措施始终贴合学生实际的、不断变化的情况。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

  家长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案研究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使家校对个案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可采用家庭个案研究记载本的形式,把研究共同体希望家庭配合的内容在记载本上告知,再由家长把配合措施及学生表现一一记载。还可定期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碰面,以切实沟通个案研究学生的近况,从而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3、拥有爱心智慧

  爱心和智慧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只有有了爱心,才能以赏识、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在爱的基础上,还要拥有教育的智慧:宽严有度、因材施教、收放自如、点到为止……只有懂得教育的原理,掌握了教育的分寸,凭着爱心和智慧才能在学生心中扎下教育的根,结出育人的果。

  (1)要给人指路:当学生犯了错,尤其是屡教不改、屡屡犯错时,教师往往会勃然大怒,狠狠训斥一番。这样做的结果,除了让学生觉得羞愧、让教师感到痛快外,并没有起到任何教育效果。学生犯了错,出现了行为的偏差,教师更应该在了解了缘由后,告知他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犯错,然后督促他执行。这里面有一个心理学规律,那就是:他越觉得行动方便,就越愿意这样行动。教师对学生的指责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他该怎么做,所以是无效的;而你对他行动的指导才能让他知道该如何避免不当的行为,他当然愿意尝试。

  (2)善用集体力量:教育家马卡连柯最大的法宝就是“集体”,他认为:全部教育过程应该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的。我们首先要努力建立一个真正的集体——真正的学习与生活的共同体,一个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影响。让落后的、特殊的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无微不至的帮助,让特殊的孩子自己感觉到我要进步,我要赶上集体的步伐,唤起他自我教育的动力!

  (3)要等待花开:一个所谓“特殊儿童”的成因是复杂的,要改变他,使其个性更完善,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心血的浇灌,更需要耐心!我们要坚信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无限潜能,我们要坚信教育能创造奇迹,我们更要意识到奇迹需要时间的哺育,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正像大仲马所说的那样“在等待和希望中包含着人类最深刻的智慧”,只有有了耐心,我们才会觉得学生的反复是正常的,才会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永不放弃;只有有了耐心,我们才会无怨无悔的在一个孩子身上倾注无数心血,从而创造奇迹!

  • 特殊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