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外面找到的风是自然风,我们今天用这些方法制造的风是人
造风。你们,还可以开动脑筋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新的方法可以制造出
风,下次我们再试一试。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教师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引导性,问题层层深入。在活动时教师能
发现幼儿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帮助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
个活动后能及时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已有经验。
'2.活动中的不足:
(1)活动中提问的准确性不够。如提问幼儿:"你怎么才能成功?"
应说成:"你制造出风了吗?"这样会更适宜。
(2)在记录中,幼儿只画出了自己是否成功,没有画出试验的过程,
在这方面老师还需进一步引导。老师最后总结时,还可以启发幼儿进一
步思考"为什么说有些东西动了(如柳条、头发),就证明你制造出了
风?"为"风是怎样来的"延伸活动做准备。
小组合作反思:
参加人员:国秀华、徐兴芳、李莹淑、李娜、白文、赵雅琴、石晓
棠、崔玉丽、张娜。
主要内容:
1.教案重点突出、有层次性。教师思路清晰、节奏准确,但语言要
准确,例如,"你用什么方法制造风?""怎么知道你的方法成功了呢?"
用简单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还可以开展"风的利与弊"的延伸活动。
2.每个环节结束部分都有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幼儿已获
得的经验。
3.幼儿设计表格中提到的方法都是自己想到的方法。另外,由于材
料是幼儿自己收集的,所以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都很愿意去证实自
己的想法。在活动中有集体的目标,幼儿有个人的方法,实现了小组活
动中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4.整个活动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自由的空间也引发了幼儿的积极
性。在活动区投人许多有关风的活动材料,可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
续探索和发现。
5.教师的引导很有层次,先"让幼儿回忆"_÷"自己想办法"_
"材料是什么"一"怎样让别人知道有风"。在活动时有幼儿使用吹风机,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知热风和凉风。
综合评析: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表现在活动的来源、活动中
幼儿自己对方案的预设、材料的选择、实验的方法都源于决定。每个幼
儿在实验环节中材料和过程不统一,而是富有个性的,即尊重了每个幼
儿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案。
活动中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教师的敏锐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究中
的畏难情绪和挫败情绪,给予及时的启发、鼓励和支持。如在活动中当
一个幼儿扇窗帘而没有动时,幼儿产生了沮丧的情绪,这时张老师说:
"你扇扇我的头发吧。"结果幼儿试验成功了,再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建议:教师让所有的幼儿都体验用一个塑料袋制造出大风与小风;
教师让幼儿用同样的力气拿布和扇子来制造风,比较哪个制造的风大,
哪个制造的风小。之后,再让幼儿讨论制造大风的过程,让幼儿更深入
地理解空气流动能产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