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春天悄然而去,随着天气渐热,孩子们也都一个个轻装上阵了。爱美的小姑娘们纷纷穿起了各种各样款式新颖的衣裙,一个个就像花蝴蝶一样,在晨锻活动中经常看到小女孩们不停的旋转,原来是在比谁的裙摆转的最大。小男孩们也不甘示弱穿起了时尚的体恤、短裤,显得更神气了。根据目前孩子们的衣着变化和兴趣,我有意引导孩子们对衣服进行观察和评论,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能够有意识的观察身边同伴的穿着,并有模有样的对各自的衣服"评头论足", 孩子们在欣赏过各类服装后,对服装的制作过程和设计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美术活动《我是服装设计师》帮助幼儿了解服饰的制作过程,满足幼儿动手剪、折、装饰等动手操作的需要。
活动设计及评析:
一、活动目标:
1.自由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能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拼接方法设计、制作出简单的服装并进行装饰。
2.启发幼儿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服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服装设计、制作、演示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难点1.在服装设计中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路。
2.懂得如何去进行装饰所设计制作的服装,从细节处表现服装的美。
三、活动准备1.包装袋、彩色垃圾袋、布料边角、打包绳、报纸、纽扣、色彩鲜艳的饮料瓶盖、彩纸等。
2.衣服的样板、做了一半的衣服和已经做好的成品。
3.装饰材料:颜色鲜艳的卡纸、布头、毛线、丝带、布等。
4.双面胶、剪刀、胶带、铅笔等。
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我们小朋友穿起了漂亮的衣裙真漂亮。尤其是xxx小朋友,今天她穿的裙子真美呀!老师想请她上来向小朋们介绍一下她的新裙子好不好?(好)2.请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新裙子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你裙子上什么地方最漂亮?
评析:
老师通过谈话夸赞小朋友的衣服漂亮,不仅引导幼儿着重观察了衣服的装饰部位,使他们理解衣服漂亮独特的装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营造了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小朋友穿的衣服都很漂亮,那么今天老师的衣服漂亮吗?你说一说哪里漂亮?(幼儿观察并回答)评析:
通过这样的提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又一次让幼儿体会装饰对服装的重要性。
(二)出示各种款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服装,请幼儿观察1.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许多款式的衣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现在请你们闭上小眼睛不许偷看,老师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幼儿闭上眼睛等待)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孩子天真的特点,制造一定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以便对将要欣赏的服装,投入更多的关注,观察得更仔细。
2.展示各种款式、不同材料制作的服装(披肩、背心、上衣、裙子、短裤等)供幼儿观察模仿学习。
你最喜欢哪种款式?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最喜欢它的什么地方?(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衣服的装饰)"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什么样的服装?"评析:
教师出示范例时,孩子们都惊讶了,发出"哦!"的声音,这说明老师的范例让孩子们眼前一亮,他们没有想到这些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装这么漂亮,自然地发出了惊讶的声音,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接过孩子们抛出的球,问:"你们为什么发出了'哦'的声音?"孩子们一定会说出惊讶的原因,激发起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了。
3.这么漂亮的衣服,你们猜猜看这是谁设计的?
评析:教师向孩子们服装设计师的工作,激起了幼儿对做服装设计师的向往,激发了幼儿自己对设计、制作服装的兴趣。
(三)讨论:假如你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新颖款式的服装?
1.幼儿分组讨论、交流2.讨论结束,教师提问部分幼儿自己的设想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时尚而新颖的服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服装设计师,来设计制作一回服装怎么样?老师为你们带到来了许多制作服装的材料,现在请你们选择喜欢的材料去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服装吧!
评析: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下面制作服装做铺垫,帮助幼儿先进行有目的的想象,在真正的制作中,孩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四)幼儿制作1.为幼儿提供不同服装的制作方法:
衣服:先裁剪,将材料对折,并画上衣服的半边轮廓,剪下成衣服的前半片,同样的方法制作后半片,用双面胶粘合肩缝和侧缝,做成衣服的基本样子。再装饰,衣服上的花纹用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装饰,注意颜色的协调搭配。
背心:先对折两次,在折线相交的一角剪出领口,再剪出衣袖、下摆,可剪花边装饰,也可以用彩笔画上花边和图案。
围巾:皱纹纸做围巾,彩条剪好花边后,用两面胶粘贴在适当位置。
帽子:先装饰,再卷成圆锥状,粘牢。
评析:
先出示制作好的成品,再观看有关服装制作的方法图示,使幼儿获得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的间接经验,孩子在选择时就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你想设计什么新颖款式的服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和别人不一样。
评析:
在面向全体幼儿的艺术教育中,技能技巧的培养应该不是最主要目的,它们应作为帮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进行创造的手段。当孩子思索怎样把做出与众不同的服装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3.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制作好服装后,要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评析:
教师根据孩子的创作情况,关注个别差异,当幼儿遇到麻烦,受到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干扰时,应该适时提供可靠的支架,让幼儿获得恰当的帮助。这样有助于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提升美术创造力。
(五)交流分享,评价作品1.将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引导孩子与老师共同欣赏。
"你做的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你最喜欢谁做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析: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
2.未制作好的作品待区域活动时继续完成 。
(六)活动延伸1、将制作装饰好的服装送到小舞台,用来进行服装表演,向更多的人展示,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半成品材料,鼓励幼儿继续进行设计和制作,使活动得以持续。
评析:
制作好的成品向更多的人展示,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被认可,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区域游戏小舞台的材料得以充实和丰富,幼儿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装,游戏时相信会更投入,也提高了游戏的质量,使课程内容与区域游戏进行整合的具体体现。
教学反思: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和问题。这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眼。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无意中发现幼儿的变化,却做了个"有心人",有意的观察幼儿的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善用主题活动《人们怎样工作》开展的有利时机,在孩子们初步了解人们的工作内容之时,拓展了幼儿的经验,及时生成了本次活动。同时为了提升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开展之前,我总有意或无意的引导幼儿对同伴、老师的衣服进行观察。这种无意的刺激和引导,同样也使孩子对服装的注意由无意转向有意,这位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特别是活动中,我运用以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精美服装,进一步激起了幼儿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的愿望,激起了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使孩子们一个个都"磨拳察掌"、"跃跃欲试",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积极,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幼儿设计制作的环节中,我却发现,孩子们都是"一心只做自己衣,两耳不闻窗外事"。特别是班上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有时还对同伴的询问不耐烦。这是孩子合作意识不够的表现。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多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使幼儿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