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教学过程我们懂得活动应遵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应通过孩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因此,根据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问题讨论。由于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老博士与小孙子"的活动,孩子们对大树的本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活动之前我又设计了记录表,让孩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大树的本领,因此讨论能激发能力强的孩子的思维,开阔能力弱的孩子的思路,以达到共同提升的作用。
第二环节:经验提升。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兴趣,设计此环节的依据在于:由幻灯导入活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幼儿,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并且迅速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对诗歌的欣赏之中,让孩子们知道可以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对大树的了解。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1、充分观察、理解图片内容。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品质。3、点燃了幼儿进一步思维的火花,激发创编的兴趣。
第三环节:仿编诗歌。由于设计两两合作创编,既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讨论讲述的机会,同时加强了合作,并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学说,弥补了在教学中执教教师难以顾及每一个幼儿的不足现象。在请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时,也给了孩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大家可以感受不同的诗句,感受大树不同的本领。
第四环节:延伸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孩子们对大树,特别是幼儿园的大树有了一定的感情,他们不仅叫得出不少数目的名称,还知道给大树保暖的方法,因此带孩子重新去寻找自己的树朋友,更进一步地激发孩子们对大树的情感。
活动方案--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与用途,并在此基础上乐于表达,敢于尝试仿编散文诗。
2、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树木。
活动重点:用语言表达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与用途,敢于尝试仿编散文诗。
活动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散文诗《树真好》的ppt演示文稿、有关的记录表活动流程:问题讨论--经验提升--仿编诗歌--活动延伸指导要点:
一、问题讨论--前段时间,老博士和小孙子在他们的房子旁边种了很多的树,大家还记得他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吗?
--你们还知道树的其他作用吗?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树,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经验提升--大树的本领真大。张老师把大树的本领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请大家听一听,其中有没有你们说到的树的好处?
--欣赏散文诗《树真好》,理解诗中所表述的树的作用。
--您听到了树有哪些好处?
--想不想自己也编一首,把更多的大树的本领、好处编进诗歌里?
三、仿编诗歌--幼儿两两结合,根据自己的记录表中的内容相互编讲,也可以增加新的内容,尝试将自己了解的更多的有关树对人类的好处,编进散文诗里。
--请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
四、活动延伸--我现在了知道大1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像大树一样有很多本领,会编那么好听的诗歌。上次,张老师带大家去找找幼儿园的树时,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树朋友,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了,不知道这些树朋友有没有穿上暖暖的衣服,它们缺不缺少水分、养料,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给为树朋友做些什么,让它们暖暖地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