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护环境创设的整体性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首先,内容要全面、系统。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有发展身体的、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有发展社会性的……等等。既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又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其次,要体现出主次关系及层次性。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主题和重点,周围环境中就要相应地体现出来。例如大班在春季进行“做保护环境的小公民”主题活动时,室内可着重张贴环保方面的图片,而春景的布置就次要一些。层次性就是要有适合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环境。如小班的“玩玩做做”活动区(或角),投放的工具和材料,就要考虑适合动作发展水平较差、一般、较好三类幼儿的不同需求。再如,公共用墙如果全贴上瓷砖,就只适合较大年龄的幼儿用毛笔写、画,如果也有黑板墙面、也有软性的(毡、塑料泡沫等)墙面,就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及不同兴趣的幼儿的要求。再者,要高度重视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统一。要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否则,再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难以彻底发挥作用。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主要靠教师对工作、对孩子满腔热忱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的教育艺术,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要求与方法,本文暂不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