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在集体或小组面前讲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引导幼儿话语中的闪光点加以点评,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环境,指导要协商,对于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共同寻求改进的措施,使幼儿从中获得一些经验。
(四)社区、家长工作
目标:
1.在参与社区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情感表达。
2.通过社区活动,丰富幼儿对周边环境的认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家园合作。
4.加强家园沟通,力争让每位家长都能时刻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提高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性,帮助家长丰富健康科学育儿的意识和能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5.争取各种家园活动家长出勤率100%,家长对老师测评满意率达到96%以上。
6.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为幼儿升入小学提前做准备。
措施:
1.有计划的开展丰富的幼儿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鼓励幼儿与社区中的人进行交流,锻炼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认真做好常规的家长工作,及时更新班级网站内容,利用家校通、电话、面谈等方式做好与家长联系的工作,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及幼儿园的相关教育教学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3.认真做好成长档案的发放工作及指导,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以提高成长档案制作的质量。
4.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走进课堂,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促进家园互动。本学期我们将邀请吴萱璐妈妈、曾晨曦爸爸来园上课。
5.认真组织并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增进亲子互动及家园互动,从而促进家园沟通。
6.向家长宣传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请家长配合在家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独立、学习习惯,鼓励家长与幼儿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互动。
(五)班级特色方面
目标:
1.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学,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内涵的体验和理解。
3.挖掘古诗中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感,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
措施:
1.每周定期开展古诗朗诵活动,注重对古诗内容及重难点的理解。
2.利用空余时间引导幼儿对学过的古诗进行复习,及时纠正幼儿的个别发音。
2.与幼儿一起创设良好的班级特色环境,丰富阅读区的布置,将学过的部分古诗的图片及文字展示于阅读区内,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故事朗诵的兴趣。
3.开展"古诗朗诵"的活动,引导幼儿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语调、动作进行表演并评选"古诗朗诵大王"。
4.积极利用班级主页、家校通将幼儿所学的古诗告知家长,并及时上传活动开展的照片,让家长了解,并鼓励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进行复习、表演。
7.利用"能力强的幼儿带能力弱的幼儿"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在表演、朗诵方面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使双方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六)专题研究
目标:
1.通过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组织活动及教学水平。
2.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做到动静交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让孩子更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3.认真做好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如教具、学具、环境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等的准备,保证各种活动有质量的开展,提高教学的质量。。
4.不断探索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善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并形成师生积极互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各种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5.与搭班老师密切沟通,积极交流,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到要求一致,以使幼儿养成良好地习惯。
6.认真组织幼儿游戏,探索幼儿游戏指导的有效方法,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
措施:
1.积极参与阶段中的专题研讨,把备课、上课过程中的问题、难点、心得等进行交流、探讨,寻求更好的方法。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有关如何备课、上课的文章,学习他人的长处,加以借鉴。
3.结合阶段里的活动,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备课互阅、相互听课等活动,针对备课中的教学方式、重难点的确立;上课时环节衔接、随机反应力等方面进行相互的探讨,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能力。
4.观看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认真观察名教师的教学方法、环节中重难点的处理等,加以学习,提高组织活动的水平。
5.提前备好一定量的教案,积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提高活动的效果。活动前一天做好教具,熟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