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指导:
1.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引导幼儿明确多种角色所需准备的玩具材料。
2.指导幼儿划分,布置游戏场所。
3.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导"服装厂"的不同角色明确各自的职责,"设计师"----设计服装图案,"裁剪师"----负责裁剪服装等第三次指导:
1.师以提问"这么多漂亮的服装怎么卖出去呢/"建议"服装厂"开办服装店。
2.提醒幼儿爱惜东西,不浪费设计纸。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爱惜纸张,并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指导"服装店"的营业员,明确职责,并与周围的其它主题交往。
4.游戏结束,表扬和"服装店"有联系和交往的幼儿。
第四次指导:
1.直接引题,组织幼儿讨论:如果参加游戏的人员不够,怎么办?
2.师重点观察幼儿安排做游戏场地的情况,指导各主题游戏场地合理地分散在四周。
3.幼儿游戏,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填补空缺的角色。
4.游戏结束,组织幼儿收放好玩具,并表扬发现人员不够会想办法邀请其它同伴参加游戏的幼儿。
第五次指导:
1.师以谈话"今天你想当什么角色,你觉得怎么玩更好?"引导幼儿发展游戏情节。
2.启发幼儿讨论,一起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进行游戏,师巡视,指导各主题玩出和以前不同的玩法。
4.游戏结束,请创造发展情节的幼儿说说他们是怎么玩的。
第三阶段:
游戏主题:小吃店、幼儿园、医院、银行、菜市场、理发店等。
一、游戏目的:
1.继续扩展游戏主题和情节,有实地创造情节表现角色的行为,活动。
2.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德行为。
3.初步能创造地使用玩具,材料及为游戏选择替代物,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制一些简单玩具。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餐具、食具、厨师帽、围兜、帐本等。
2.知识准备:通过参观、观察、看图了解各种社会成员的良好品德,进一步丰富幼儿有关银行的基本常识,组织幼儿参观银行。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师以谈话:"平时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旅行时是到什么地方去用餐呢?""小吃店里有谁?"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引导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要开设新主题"小吃店"。
2.师提出要求:学习"服务员"和"顾客"的礼貌用语,礼貌行为。
3.幼儿分配角色进行游戏,师指导"小吃店"的"厨师""招待员" 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协商分工。礼貌待客,认真记好顾客所点的菜单。
4.游戏结束,运用交往式评价,请顾客,收银员进行双向评价。
第二次指导:
1.幼儿按意愿提出问题:"你想玩什么,怎么玩?"2.出示冰箱,以游戏的口吻教育幼儿爱护玩具。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并指出"银行"的"叔叔,阿姨",正确地取钱,有钱的顾客记帐。
4.组织幼儿把""银行的"钱币"收拾整齐。
5.游戏结束,重点评价银行的工作人员是否能正确地反映角色职责。
第三次指导:
1.幼儿讨论协商独立提出游戏主题。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布置游戏场地。
3.幼儿游戏,师观察幼儿所扮演的角色言行,是否恰当,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4.针对本次游戏发现一些言行,组织幼儿讨论。
第四次指导:
1.师以谈话:什么主题的游戏没玩过,你喜欢扮演什么角色?
2.教育幼儿要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德行为。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所扮演的角色言行是否恰当,如提醒"服务员"对"顾客"要有礼貌,指导扮演和以前不同角色的幼儿正确地反映。
4.游戏结束,表扬"小老师"能关心、爱护小朋友等。
第五次指导:
1、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并请幼儿说说:觉得怎么玩更有趣?鼓励幼儿以物代物,自制简单的玩具。
2、师提出要求:在游戏中要爱惜玩具。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以物代物的情况,启发幼儿自制简单玩具,并及时教育,纠正个别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如:乱丢玩具的。。。
4、游戏结束,评价幼儿创造性反映生活的能力。
第六次指导:
1、以医院的医生怎样为病人看病引入活动,激发幼儿说出游戏主题。
2、师提出要求:在游戏中要爱惜玩具、发展游戏情节。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扩展游戏情节的情况。
4、游戏结束,表扬能自觉发展游戏情节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也能大胆创新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