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认识风”这一课?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0年04月30日 22:02:38
北京北海幼儿园   陶扬 邹湘漪 文  毛允燕 整理
 
    “认识风”是大班每年必选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幼儿对这个内容还是挺感兴趣的。怎样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动幼儿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地学习,成了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我们一改往日教师讲授为主、幼儿配合操作的办法,采用合作研究式的教学,从制作风车,观察风车转动情况人手,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围绕“风”这个主题一步步深人研究:怎样让风车转起来?怎样让风车转得快?风是怎样形成的?风有什么作用?如何测量风向?

    要制作风车首先就要选择制作风车的材料。(在以前的教育活动中,都是老师事先准备好材抖、幼儿只要制作就可以了。孰不知,这并既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又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其实,如何选择实、用、可用、美观的材抖本身就包舍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为此,我们全班展开了讨论:风车是用什么制作的?“塑料和棍子。”我们幼儿园没有塑料怎么办?”纸也行。”棍子一时找木到l可木可以用筷子来代替?我们按孩子的想法找到一些旧筷子,孩子们用大头针往筷子上扎,可是筷子太硬;大头针扎不进去,怎么办?用泡沫棒一个孩子的想法启发了大家。于是孩子们纷纷找来了袍沫棒,试了一下,果然大头针很容易就扎进去了。找来的泡沫棒有的很脏,而且不好看,于是孩子们给它缠上漂亮的彩纸。对自己选择的材料孩子们很喜欢,制作风车的过程非常顺利。

怎样让风车转起来?
    做好风车后,孩子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地让老师欣赏他们的作品.我逐一肯定后,问他们‘“你们觉得风车在什么地方最好玩?”孩子们异口同声:‘操场!”来到操场,我还没有来得及布置任务,,孩子们就包经四散跑开丁拿着自制的风车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地跑过来,说:“我的风车在滑滑梯时转得快”,“我的风车在地上走时转得慢”......有的孩子风车坏了,来找老师修理。拿着风车跑来的张又驰对周宇说:“嘿,你那风车钉反了,让风轮朝上才行。在同伴的帮助下,他试着把自己的风车正过来,朝着风一试,风车转了!很自然地,孩子三五个人围成一堆,蹲在地上,寻找着风车不转的原因奋很快,、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风车钉反了,有.的孩子发现钉得太紧,有的发现没有让风车迎风……
    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玩了一会儿后,我把他们集中起来,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够让风车转起来?(户外活动过程中,孩子比较兴奋,很难在概念水平上把握住操作、疑问、假设、论证过程中的发现。这时教师高质量的提问,有利于孩子的发现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拿着风车转圈,风车就能转起来字”;“我顺着滑梯往下滑,风车就转起来了”;‘“我在操场上跑,风车也能够转起来…看来只要有风,风车就能转。-霍然小朋友的总结引来了大家的掌声。然后,我让孩子们带着怎样才能够使风车转得快的问题散开玩。孩子们带着问题,玩得更有意思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还不时交流着经验,“从滑梯上往下滑,风车转得快”,“站在高的地方风车转得快”……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后,我们进行了集体讨论。有的孩子说,“我跑得快,风车就转得快”;也有的说,“从滑梯上往下滑,风车转得快”……其中钱王的发现—“正对着风的时候,风车就转得快”,引起了小朋友的疑问。为什么正对着风时,风车就转得快呢?还是让我们来试试吧。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风车迎着风跑了一次,结果有的小朋友的风车转得快,有的小朋友的风车转得慢乙是什么影响了风车转动的速度呢?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用嘴对着风车吹气。(在表达经验的过程中,孩子间的质疑引出了几个孩子的问题。通过每个人的亲身经历—逆着风跑一次沁使这一问题成为全班孩子的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老师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借助于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发现答案。)我要求孩子分别对着风车的正中心和风车的侧面吹气,看看有什么不同。孩子们从自己的实验中发现:对着风车的正面吹,风车也能转,但不如对着侧面吹转得快;使劲吹时,风车就转得快,轻轻吹时,风车就转得慢。孩子虽不能总结出风车的转动是受风力和风向影响的,但孩子对风力和风向已有了一些经验。
   
风是怎样形成的?
    在户外玩风车时,幼儿有的跑,’有的吹,有的拿着风车从滑梯-上往下滑,都在想尽各种方法,使自己的风车转起来。、只有手尧奉奢风车站在那早,不一会儿,他大声说:“老师,快来看,我站在这儿不动,风军也能一转!”果然滩站在那里,手里的风车在快速转动着。其他幼儿听到他的话也都围了过来,可这时偏巧天公不作美,风车不转了。我问:“为什么风车刚才自己会转,现在又不转了?”子尧说不出来,前来观看的周宇说:“因为刚才有风,现在没风了。”那风是怎么形成的?“是树上刮下来的”,“是天上吹下来的”……那在屋里会不会有风呢?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于是我们从院子回到教室,让小朋友接着试,看在屋里风车能不能转?孩护和马上选择了用嘴将风车吹转起来犷我问:“为什么屋里没有大树,外面的风也吹不进来,风车还会转呢?”“是我们吹的。”你们用嘴吹就形成了风,风车就转了。那你们吹的是什么呢?有的孩子说:“空气。”那好,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到你认为有空气的地方,“捕捉”一袋。很快孩子们在教室里、卧室里、院子里,“捕捉”起来。孩子们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为什么吹空气就形成了风呢?“因为一吹,空气就跑了,就形成了风。”除了用嘴吹可以形成风,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空气流动形成风?孩子们开始在屋内屋外找起了风,室外的幼儿发现,一跑就能产生风,站在那儿不动也有风……室内的幼儿发现用扇子可以煽出风,用纸板也能煽出风,撩裙子还能形成风,电风扇也能吹出风.
   
风有什么用途?
    为什么我们要用电风扇来吹风呢?“我们热时洲电风扇吹风就会凉快、”看来,风能帮我们做事。风除了让我们凉快,还能帮助人们做些什么?“风能把毛巾吹干”,“快下雨时,一刮风,就把乌云刮走,雨就不下了’,‘……风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我建议孩子们自己看书,来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以往孩子遇到问题,一般都是直接找老师寻择答案,老师直截了当地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如今,他们可以通过小朋友间的相互切破、探讨寻术问趁的答案,还可以查阅资料,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当然也可以手求老师的带助。教师一改往日的做法,支持、帮助、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以先前的经验为基础,理解了书上原来肴不懂的东西,对书产生了兴熬,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同时书上的内容又引起了孩子继续探索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提高了探索、查找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对图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边看边进行讨论。一龙指着书上的一幅咫风图片问:“老师,这是什么风啊?”“这是飓风。”“什么才算是飓风?”“要·12级以上才算飓风。”少哎呀,真厉害!”“它能把房子吹倒。”旁边的子‘尧说。“看,我这书上有树,它能挡住飓风。”孩子们还从书中了解到,风还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传 播花粉、发电……

在看书的过程中,钱王等几名男孩子对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他们要求我为他们讲这个 故事,听完故事后,他们问:“除了东南风还会有什么风?”“为什么要借东南风?”“怎么才能看出风的方向?”孩子们一口气,提出了好几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建议全班小朋友回家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查查资料。
   
如何测量风向?
    第二夭,我们全班一起讨论: “除了东南风还会有什么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还有南风”,“北风”,“东北风”,“西南风”怎么才能看出风的方向呢?“可以听天气预报”,.“也可以看职着的旗子”……“那我们怎么想办法测出风的方向呢?”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制作一个风向仪。于是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意图物化在材抖中,孩子在不同材料的选择、比校、操作中,了解了材料的质地、特征、形状、大小及其与风的关系):薄布、厚布、薄纸、厚纸、纸条、整张的纸,还有许多的辅助材料,如小棍、筷子、线、绳、胶条、胶水等。

    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纸或布固定一在小棍上。有的小朋友用胶布,有的小朋友用胶条,还有的孩子开始不知怎么办,看看别的小朋友,于是也拿来了胶布、胶条。思远开始用胶条把布固定在棍上,可过了一会儿布掉下来了。他跑过来阿我:“老师、怎么才能呆住?”“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们用线拴上,然后出去试试,看看行不行,如果不行再改。”思远经过几次尝试,高兴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用胶条粘上,然后再用线系上,·这样布就不会掉下来了。”
 
    九思在外面玩了一会儿,愁眉苦脸地进来对我说:“老师,我看不出纸动不动。”我身边的小宇说:“这我能看出来,我的布特别薄。”一龙说:“我这也是布,怎么就飘不起来?”“你这布太厚了。”“那你们看看为什么九思的双不起来?’,“你这个,纸太硬”,“你的纸也太小了”九思来回又试了几次,最后,用大的、薄的纸制作的风向仪终于双了起来。

    丹宁也过来找我:“老师,我的风向仪也测不出风来,怎么回事?”
 
我看了一眼,心里有了底,问他:“你觉得,为什么你的风向仪测不出风来?”“我觉得我的纸太硬了。”“那你换一张软的、薄的纸试试。”她找来了一长条皱纹纸,然后用剪刀从上面剪下一小段,粘在小棍上,看了看我。我说:“你出去试试。”过了一会儿,她跑回来对我说:“老师,还是不行。”“那是怎么回事,你可不可以去看一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一会儿,她举着自己的风向仪,很兴奋地告诉我:“老师,看我的风向仪能测风向了。”“那你以前的风向仪,为什么不能测风向呢?”“以前,我的纸太短了。我看了一下,别人的都很长,我就剪了一块长的皱纹纸,出去一试,还真行。”(只要老师为孩子创造同伴相互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他们不仅能在相互模仿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且学会欣赏同伴的能力与长处;同时,感受和学会如何与同伴交往,如何向别人学习,如何在相互合作中解决问题。)
 
 
就这样,孩子们制作完风向仪后,就拿出去进行尝试,试完之后,他们又回来修改。他们一会儿用纸,一会儿用布,每个人都投人自己的制作和试验之中(在孩子合作研究的过程中,老师的控制减少了,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纪律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是孩子感到任务对他们或者太难,或者太易,从而厌烦,坐立不安,出现纪律问题。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和更有能力的同伴在活动的情景中,一直为孩子提出处于他们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同时又允许孩子用多种方式尝习,因此孩子一直注意集中,保持兴趁。)在此基础上,我们全班举行了一个经验分享会,让每个小朋友都讲讲自己的发现。
 
 
    孩子们经常举着自制的风向仪测量风向,一还时常互相交换意见。一天,霍然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们这个风向仪得用手举粉才能侧出风向来,要是我们能把它固定在一个地方就好了。”于是,围绕着霍然小朋友的问题,我们全班进行了一次讨论。固定在什么地方呢?“可以固定在纸盒上”,“还可以固定在泡沫上,··…那怎么就能知道今天是东风、南风、西风还是北风啊?“我们可以写上”, “我不会写字,我用图画代替行不行?”……我拿来一个大纸盒,问孩子们东、南、西、北写在纸盒的什么位置?有的孩子乱指,九思说:“我知道,在家看地图时,·我妈妈说在地图上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在纸盒上写下了东南西北四个字,问孩子们在两个方向之间叫什么?由于以前讨论过这个问题,孩子们没费劲就知道了风的八个方向。这时,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想改造自己的风向仪了。
    他们从活动区找来了固定风向仪的底座,有的孩子把小棍往泡沫板上一插就固定住了,有的孩子用的是纸盒,怎么也固定不住,这可怎么办?钱王想了一个好主意:把小棍插在纸盒里,然后在小棍上粘上橡皮泥,再把橡皮泥粘在纸盒上,这样小棍就牢固地枯在了纸盒上。钱王的好办法引来了几个小朋友的争相效仿。
 

    又驰找来了四个小管(一个粉色的、两个蓝色的、一个黑色的),把它们分别固定在泡沫板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上。我问:“你用这四个小管干什么?”“代表东西南北。”“那怎么有两个蓝色的?”“噢!”他又换了一个绿色的小管。做完了之后,他出去试了一下,回来说:“老师,我还是不知道今天刮什么风。”“你知道哪个颜色代表北吗?要是别人借了你的风向仪后,怎么知道那是北?”“我可以写字。”他把四个小管拆下来,在上面写上东、南、西、北,其中南不会写,我给他写了一个样子,他照着写(画)了上去。有的孩子直接在底座上写上了东南西北砰个字;有的画了图画,在旁边注上东南西北。
 
    在制作过程中,不时地听到孩子们从外面进来说,“今天是西北风”,“今天是东南风”,“今天是西风”……孩子们差不多都制作完了,我们就一起来到了操场上扩让孩子们用自制的风向仪测测今天是什么风。孩子们说什么风的都有。我没有肯定谁的对,谁的不对,而是问孩子们:“大家看看你们的风向仪是怎么放的?风向仪应该怎么放?”“风向仪上的东西南北应该和实际的东西南北一样才行。”“可哪是北呀?”“小朋友看,你们对着我的方向就是北(这时老师站到全班小朋友的北边。”)“那我们这边就是南!”周宇说。对,你们这边就是南。这样,孩子们都放好了自己的风向仪。
 
    那今天是什么风?“东南风”,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说是东南风?“因为风向仪上的小旗子是往东南方飘的。”对孩子们的回答,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告诉他们,人们是这么称呼风的,从哪儿来的风,就叫什么风。比如说从东边吹来的风,就叫东风,从西边吹来的,就叫西风。现在咱们做一个小实验,你们用嘴从你们风向仪的东边吹风,看看上面的小旗子是往哪边职的,“往西边飘”。你们再从你们风向仪的西边吹风,看看上面的小旗子是往哪边飘的,“往东边飘”。我们明白了,今天是西北风。
 
    就这样,孩子们每天用自制的风向仪测量风向。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还利用太阳来确定我们的方向,遇到阴天我们就用指南针帮助我们找准方向。孩子们还发现:树叶、小旗子被风吹的方向与我们风向仪的方向是一样的,这样即使忘了带风向仪也不用着急,也能知道今天是什么风。从此之后,我们班的气象站每天都有了孩子们轮流画的今日风向图。(从如何让风车转起来,到如何让风牟转得快,到风是怎么形成的,到风与人的关系,到最后的如何浏出风向,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理论”、作出假设、试验,还学会了在与同伴、教师的交流合作中解决自己的问题,验证、丰富、提升自己的理论。孩子们从中体验到的,是发现的快乐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似乎不明显,但非常重要:借助于 “为什么不找别人帮帮忙”的建议,为孩子的合作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借助于支持与鼓励的“你试试”,让孩子体脸探索的过程,尝试探索的艰辛与快乐;借助于“如何让风车转起来”“空气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自己测出风向” “风向仪应该怎样放”等等高质量 的提问,使孩子零散的、感性的、操作水平上的经脸,得以在概念水平上系统化;借助于提供材料,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尽量多的机会与可 能;借助于小实验,使孩子的假设得到验证,经验得到整理与提升。

互联网 baby61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