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托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形成(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4月18日 14:32:50

  2、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树立正面榜样,帮助宝宝了解别人的心理感受,尝试体验同情、关爱等情感。

  具有音韵美的诗歌及富有童趣的故事一向深受幼儿的喜爱,对于2—3岁的宝宝当然也不例外。而诗歌及故事中所蕴涵的情绪情感又极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有的孩子甚至会与其中的人物共同喜怒哀乐。为此,我在为幼儿选择诗歌及故事时进行有目的地筛选,让相关的规则意识及关爱他人的情绪情感渗透其中。如诗歌《滑滑梯》,其中的内容:“幼儿园真有趣,小朋友滑滑梯,我下去,你上来,上上下下真有趣。”虽说是一首十分简单的儿歌,但它所带给幼儿的不光是语言上的音韵美,更是其中的规则意识:玩滑滑梯时所需要的秩序感及共同游戏的愉悦感。当他们玩滑滑梯时,总会边玩边念这首儿,并遵守我下你上的规则。不难看出,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其中所蕴涵的的深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此时的孩子容易把自己移情于其中,把自己也看成其中的一部分。不难理解,如果经常给孩子创设这样的情境,对孩子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3、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互助、合作和分享。

  孩子天生喜欢游戏,通过游戏,尤其是通过想象性游戏,儿童扮演种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场合的感情,既可学会了解别人,又可学会如何使自己适应别人,同时还学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比较,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简单地评价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因此,我总是给宝宝练习分享的机会,体会合作的愉快。当许多宝宝在一起玩时,就让大家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出共同分享,让宝宝体验玩别人玩具的快乐,使宝宝明白分享并不等于失掉自己拥有的东西。

  三、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以双方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陈鹤琴也曾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2—3岁的宝宝单纯可爱,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低,因此,大人所给予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各种形式的家长会上,我也多次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所需要家长配合的要点,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也在心悦诚服地配合幼儿园的一切活动。他们不仅主动鼓励幼儿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玩,有了好吃的东西也支持孩子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共享。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以正面的榜样。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孩子的社会性品质得到了飞速发展。

  可以说托班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起点,人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更想说: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上。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二中心莲香幼儿园 郁文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