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谁来给老虎看病?为什么?”(大象、狮子,因为他们是最厉害的动物;狐狸,因为狐狸是最聪明的动物、因为老虎的糖是狐狸送的)揭开遮挡狐狸的部分后提问:
“他是怎样看病的?”(他用手里的钳子和扳子把老虎的牙给拔掉了)谈话:看看没牙的老虎是怎样的表情?
(在观察图片3、4、5的环节中,教师认真分析读本,挖掘读本中蕴含的内容,以老虎表情的变化为线索,运用遮挡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及转折点,帮助幼儿学习阅读的技巧。)4、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图片6和图片1提问:
“老虎的表情有哪些变化?”(老虎不厉害了、老虎不张着大嘴吓唬小动物了、老虎有些不好意思了、老虎低下了头、老虎不发脾气了、老虎不瞪着眼睛了)“小动物们的表情有哪些变化?”(小动物们不害怕了、小动物们都笑了)“接下来老师来讲一遍这个故事,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个故事和你编的故事一样么?”
(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突显了故事结局的幽默感,让幼儿紧张的情绪得以宣泄,又满足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养成认真观察和理解画面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幼儿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能力。)三、教师结合图片,为幼儿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四、总结分享提问:
“老虎的牙齿为什么会生病?”(老虎总吃糖,不刷牙,牙齿就蛀坏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少吃糖、吃完东西后要刷牙、上床以后不吃东西、多吃蔬菜、不挑食、多运动)活动反思:
活动前教师能认真分析图片,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内容,能做到教育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活动相结合。活动中,教师运用一系列适宜的教育策略,做到了重视阅读活动最关键的地方——如何引导幼儿阅读;如何为幼儿展示阅读的策略;如何帮助幼儿学习阅读技巧等。总之在此次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教育目标完成较好,是一节较成功的看图讲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