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抱抱》(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11日 08:51:02

  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不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也是吸引幼儿围绕主题积极思考、使每一个环节融为一体的关键。所以,老师的过渡语要简洁、明了,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如:在欣赏完幻灯片后,为了把幼儿的注意、思维转移到散文诗上来,我的过渡语是"小动物也爱它们的妈妈,它们是怎么和妈妈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呢?散文诗《抱抱》讲的就是小动物和妈妈亲亲热热在一起的事情,一起听听吧!"一句话,幼儿的注意和思维转移了。再如:为了引导幼儿更好的理解散文诗的情感,我想让孩子谈谈什么样的心情时最想和妈妈亲密拥抱在一起,但孩子对"你快乐的时候想抱抱妈妈,那你还有什么时候想和妈妈抱抱呀?"这句话的理解有困难,部分孩子把"时候"当成了一个时间概念的词,说我想早上、晚上、或中午等和妈妈拥抱。鉴于这种情况我把过渡语调整为:"你什么样的心情或者做什么事情时最想抱抱妈妈呢?"孩子的思维一下打开了,"累的时候想和妈妈抱抱" "不开心的时候想和妈妈抱抱""生病的时候想和妈妈抱抱"等等。

  欣赏散文诗,对于小班孩子是有难度的,所以要尽量一步步的调动孩子各个感官刺激,使之充分的感受、理解散文诗的韵律美以及内容美。在初次欣赏散文诗时,我加入了音乐。在轻缓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欣赏到了散文诗的第一遍;接下来,再次欣赏时我出示了散文诗中的角色和妈妈亲密拥抱的图片。增加视觉刺激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更深刻的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动词的运用。

  循序渐进是教学深入的常用手法,在本次教学的最后游戏环节,我是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第一遍游戏,请幼儿在音乐结束时与好朋友抱在一起;第二遍游戏,请幼儿在音乐结束后拥抱好朋友并告诉好朋友:"我爱你";第三遍游戏,请幼儿找喜欢的老师拥抱并说:"我爱你"。

  本次教学活动过后,在一次与幼儿家长的谈话中,我听到家长说:"我们孩子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高兴或不高兴时,总要和妈妈拥抱并说我爱你。""我们孩子上个星期还给我洗脚、捶背,突然感觉孩子长大了。"从家长的谈话中我感觉到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爱。

  施爱、示爱、受爱,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常常是隐性的。但,有时候表达出来,更令人感动和接受。这次教学活动,不仅使幼儿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及爱与拥抱带给大家的快乐情绪;而且还引导幼儿尝试学习用语言和拥抱表达爱的情感。事实上,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育活动固然重要,日常生活中渗透的爱的教育更重要。孩子的成长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观摩、模仿和认同。那么,老师和父母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有一位家长说,我们孩子总是说妈妈我爱你,听起来可不适应。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还是比较含蓄的,而且家长对孩子给予的总是大于让孩子付出的,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被爱包围着,生活条件具有独特性,使他们无意中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加上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宝,对其宠爱过度,唯恐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受委屈。孩子受到的关心和"爱"太多,而引导他们去付出关心和爱的机会、方法太少。这样使他们逐渐产生了特殊化心理,形成了过分的"自我" 观念。那么,对小班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为孩子营造一个丰满而愉快的爱的环境。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