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字宝宝》教学反思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18日 23:03:03

  这节课的选材主要根据幼儿智力与认知力的游戏进行找字宝宝,幼儿在此活动中已学过认1~5的数字宝宝,大部分幼儿都能将混在图片中的数字认出,并正确的说出是几。因此这节课是请幼儿将躲在画中的数字宝宝找出,用笔将它们圈出来。幼儿很感兴趣,老师上起课来也比较轻松。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幼儿都能分辨出是几,老师就教他们如何将找到的数字用笔圈起来,示范给幼儿看。经过3次教学后,好多幼儿都主动举手到台上来找数字宝宝,例如:上课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的韩翔小朋友,都自己主动到台上来找字宝宝,并能正确的圈出数字宝宝4,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后,自己可开心了。唐葛一小朋友也大胆地到台上来找数字宝宝,并正确的圈出数字宝宝3。而陈元柏小朋友虽然没能找到数字宝宝,可他这种主动,大胆地到台上来的精神是值得小朋友们学习的,更值得老师表扬。

  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幼儿更大胆,主动的和老师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为什么要有时间呢?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时钟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时间,针对问题,本着青苹果"玩中学"这一教学理念,我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过程,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知识呈现贴近幼儿生活

  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首先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先让孩子们聆听一段奇妙动听的钟表滴答声,猜谜引入,激发幼儿强烈的兴奋感,营造积极、活泼、向上的气氛;接着,我用精美的课件,让孩子们欣赏不同种类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一个实物钟,使幼儿感受到钟表就在我们身边,利用实物钟带孩子们拨整点,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异中求同,概括出认整点的规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把对时钟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用大屏出示:小明的一天,唤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又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一说:你是几点起床?几点上幼儿园?几点吃午饭?几点放学?几点睡觉?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而且,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证明,孩子们对教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探索性

  教学中设置了"老狼老狼几点了"和"找朋友"新颖有趣的游戏,孩子们拿出自制的小时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做到让幼儿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多探索,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既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又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幼儿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当然,这次活动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教学内容虽然贴近孩子生活,但是缺少对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的了解,没能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所以,课堂内容的安排过多,超出幼儿的认知水平。如果把认识钟表和拨整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幼儿学起来会更扎实,更轻松,我想活动也会更精彩。

  2、教学的形式虽然灵活多样,却没能走入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活动结束后,观摩了其他几位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俯下身子,把自己也当成孩子,用童眼去看世界,用童心去感人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丰富情感的人,而不是木木然承载知识的容器。所以,我们要"关注生命,以人为本",满足幼儿生命发展的需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谨记这些不足,发扬优点,做一名让自己满意、让幼儿喜欢的老师。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