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找找、说说。这是一个复习巩固环节也是一个活动延伸环节。小班的孩子喜欢躲躲藏藏,这种形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形象生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既是进一步调动幼儿的兴趣,也是在幼儿用脑、用眼、用手的过程中,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幼儿寻找到变色龙后和客人老师交流中,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发展,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给每一位幼儿有发挥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与人交流中丰富了语言、获得了发展。虽然活动结束了,孩子们仍沉浸在游戏中,意犹未尽,也为下个课时"变色龙还会吃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自主讲述做好铺垫。
四、活动反思
《贪吃的变色龙》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新颖,形象生动,情节丰富多样,富有变化性,深受幼儿的喜爱。《纲要》中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因此,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活动,孩子更容易融合进去。在教学中,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在第二、三片段中由于课件的配合使用,在理解故事的环节当中,形式多样的展现出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吸引着孩子不断深入活动,这一点还是不错的。纵观整个活动设计,我体会到直观形象的教具幼儿更容易接受。
不足之处:在执教过程中也深感一些不足,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许多词语都不能理解,如:故事中提到的 "影子",我班幼儿还是不能理解,可以在课后和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影子,作为这次活动的一个延伸活动。老师在提问引导方面应更加详细些,如在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猜想变色龙吃什么东西时,我只是一味的让幼儿想想变色龙在吃什么东西,却不知到在引导方面更加仔细些效果会更好,如可以在变色龙吃东西声音的大小上面来引导等等。幼儿的思维可能更加开阔些。因此,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调整、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