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的特点,心算不必使用有形的计算工具,本身计算神速,既可以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更可提高脑力、智力,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其主要特点:(1)用于计算-日常计算一般大多为有限的二、三位数,不会使用心算之前皆需假手于算盘、笔算或计算器。具备心算能力以后,即可利用指头比一比,脑子动一动,就能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计算。如遇到较多位数字的计算,还可分段计算;(2)工具无形─如同身上帝有无形的资产或无形工具,用之即出,收之即藏,不必考虑停电、故障等因素,更没有携带及保管上的不便;(3)学习基础-只要晓得如何将有形算盘转变为无形算盘,将有形算珠转变为无形的映象珠,就可获得神奇的计算能力,倘再假以时日训练,更可获得较多位数的计算能力;(4)增强脑力-学习心算需要有高度的思考力、记忆力,要有无比的耐心、信心和细心;(5)节省计算程序-具有心算基础和水准,对于各种计算,将可节省运算动作,常可化繁为简,提高工作效率。
珠心算教育活动在大陆发展以来,各地有多种称谓。为了工作方便和便于交流,中国珠算协会于1992年春在海南全国理事年会上讨论决定,统一称"珠算式心算";1993年中国珠算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珠协秘书长工作会议,经过研究,重申统一用"珠算式心算"这个名称。与会者考虑到,这种心算所具功效神奇、便于普及、有利于培养下一代的优良素质等作用,是目前其它各种心算和速算所望尘莫及的。尤其在当前计算机普及、社会舆论又认为珠算将被淘汰的形势下,点明这种心算是靠珠算所固有的功能而产生的,其效果将是显着的。其次,在80年代未90年代初,珠算界内部也有人认为,珠算协会去搞心算岂非不务正业?采用这个名称,也有助于端正和统一内部认识。还有,根据汏语习惯,"珠算式心算"的名称,有利海外交流,更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
我国历史上一惯称"心算"、俄国称"口算"、日本称"暗算"等等,虽然叫法不同,但都不否认脑的作用,这是一般常职,只不过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另外,从心理机制形成过程看,用"珠算式"来表达比较恰当。"珠算式心算"各称较长,为使用方便,简称为"珠心算"。但"珠心算"只能是简称。在字中"珠"字并非"珠算"一词所专用。如"珠宝""珍珠""佛珠"算珠"等等,即使"算珠"一词,其涵议也不能和"珠算"相提并论。珠算界不少专家、学者出于科学地、确切表达此算法的愿望,对"珠脑结合速算""珠脑珠算""脑珠算""珠脑算""珠象脑算"等等名称进行过研讨,反映了人们对这种心算的生理机制、脑功能作用和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等等,都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事实上,一个比较重大的事物名称的产生都有其历史的背景。鉴于其本身特征和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人们要达到共识,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不难理解不少事物往往随着人们对各种因素认识的变化,名称也并非一成不变。所以现在国内不少刊物上出现了珠心算的各种不同的名称,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便于交流,本书统一称,"珠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