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教育的发展概况(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1月19日 19:23:59

  1993年10月,韩国汉城举行第7届世界计算技术竞赛,有9个国家和地区112名选手参加。中国宁波慈溪代表队选手张科获得中学生组全能、加减算、乘算、除算四项金牌,前三项还打破了上届世界记录、陈光辉获得小学生组全能、加减、除算金牌和乘算银牌,王益三则获得四个项目第三名。1994年,吉林省刘善堂带领李欣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讲学访问。李欣的示范表演,得到两国珠算界和教育界的高度赞扬。1997年,全国第四届珠算技术大赛在北戴河举行,解放军队选手获得所有项目的冠军,并都打破全国记录。全能冠军朱庆瑛5分钟计算60道加减题,每题120字,300秒计算7200个数码,每秒运算24个数码(包括写答案的时间),珠心算创造了空前的记录,不禁使人提出"珠心算的计算速度有极限吗?"珠心算技术达到这样的高度,和普及推广是分不开的。1992年以前我国仅有2万人参加珠心算教学活动,1997年则超过100万人,其中吉林省达到40万人,遥遥领先于全国。90年代开始,珠心算向数学领域发展,浙江提出了"珠心算与数学教材是吉林省和浙江的经验,认为珠心算对数学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先后提出"在珠算上下功夫、从数学上见效果","把珠算、珠心算溶合于数学"的想法,并在市教委、科研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科学实验。

  (三)台湾地区的珠心算教育台湾珠心算教育近20年来的风行,已不局限于就业和证照的需要。参加学习的对象不再以高职或社会人士为主,几乎70%以上都是小学及幼儿园的学童。在证书并不再有实用价值时,家长们仍然趋之若鹜,让子弟学习,无非是其学习价值已转移至除了对课业(尤其是数学)有直接帮助外,更能启发智能,增强脑力。学习形态由以往是学校课堂之正规课程,转移成坊间数千家珠心算补习班推行重心由以珠算为主的课程也退位由心算课程来担纲。心算课程的风行除了顺应时代速成的观念,及配合检定的改革。以快餐面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是好是坏,可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再来评判。但不论其教学方式如何,我们认为让学习者学以致用是最基本的准则。要能够让学习者有将心算应用于课业或日常生活中的条件,在看加减心算至少有二、三位十笔,乘心算有实法五位,除心算有法商五位的能力,如此才能确定学习者有能力发挥学以致用的条件。当然,优秀的珠心算选手,其能力是无可限量的。早期韩国李春德的权速,被认为匪夷所思,是人类的顶点。但不到20年,其记录不断被刷新,而且创新者都是年幼的小学生。到底心算权限是否达到?或要多久,还是不出几年后又有新方法能推翻目前的教导模式。目前传统教学法已被"一口清"教学法超越,无论速度还是准确性都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但"一口清"教学法在台湾无法普遍流行,原因是:(1)其先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加减心算能力。因为"一口清"的乘除,皆是以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进位规律递加或递减,没有良好的心算能力,无法组合及连惯;(2)"一口清"的进位规律舍去原来传统九九乘法的基础,要学会它需要较多的时间;(3)学生的学习没有强制性。"一口清"的教学,从基本加减学起来才能完整做出多位数相乘除的题型,至少需两年左右的时间。以台湾目前教学重心之补习班的经营方式,很难有配合条件。因此,台湾目前的教学形态仍以传统教学法最为流行。

  珠心算教育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扩展的趋势,除原有推展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等已深入社会阶层,成为普遍的计算工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加拿大、美国、新西强等,也有相当程度的推广。这些国家的珠心算教育已不再以华语为教学语言,很多时间都以英语或当地语言讲课。要融入不同文化、种族的国家里,语言是最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这对珠心算的世界化非常有帮助。尤其珠心算是中国开创的,我们要重视这个市场,这里提示几点建议:(1)组织世界珠心算联盟:每年定期举办师资研习会;(2)定期改革珠心算检定制度,并将检定制度逐步规格化,在策划时应避免过于僵化,或太强调速度进展、代以生活化、多元化和应用化的综合测验。如此将能争取其它种族的认同,而不致误会只是追求速度的教学工具;(3)研发英文教材、教法。珠心算教育要普及,拥有英文的教学手册及教材是极为重要的;(4)举办奥林匹克世界珠心算比赛,进而宣传珠心算的优点,简单易学,开发儿童智力,并设计生动、活泼近似卡通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相信在信息蓬勃的世界中,不难有更高境界的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