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
3、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张不同色彩的公鸡图片。
2、不同动态的小鸡、老师的范例一幅。
3、自制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公鸡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公鸡图片)","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2、"这里有好多小鸡,它们也想和这几只漂亮的大公鸡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二、幼儿学习拓印画------漂亮的小鸡。
1、请幼儿欣赏老师的作品,并介绍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选一个你喜欢的印章,有图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欢的颜色印泥里沾一沾,颜色沾满印章后,印在小鸡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来。
3、提出活动要求:(1)一个印章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多盖几个,然后可以再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印章印。(2)印章要蘸一次盖一次。 (3) 如果换颜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净,再去沾另外一种颜色。。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老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时间内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自我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比第一次活动效果明显好很多,特别是公鸡图片的提供,有了直观的图片色彩欣赏,幼儿在用色上明显积极、主动了许多,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的去选颜色、换颜色。在示范、交代要求中,吸取上次教训,我注意了讲解的细致,且针对性,使幼儿在活动中,操作方法表现的较规范。当然不是每一个幼儿的操作都很规范,个体的差异,还是有个别幼儿需指导、帮助。在幼儿操作环节,我没有刻意的去强调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小鸡,所以这次活动没有出现争抢的现象。总的来说,这节课活动效果还是挺满意的,幼儿的作品色彩丰富、内容饱满,效果很好。
徐老师: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幼儿都能按活动要求完成了活动内容,各环节过度很自然,老师的提问及示范讲解很有针对性,帮助幼儿较好的理解活动内容。开始的图片提供的很好,但如果能把图片用视频进行情景化,增加趣味性就更好了,还有就是最后的作品展示,我觉得应前呼后应,应该准备一个背景图,将幼儿的作品放在上面(视频中的背景如草地或栅栏等),这样整个活动就更完美了。
袁老师:
这两次活动,不同动态的小鸡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小鸡的脚剪起来很花功夫,虽然小鸡很好看,但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不用剪出小鸡的脚等一些细节的地方,直接剪出不同动态的小鸡剪影画,其实,我们活动的重点不是小鸡的外形,重点而是让幼儿大胆表现色彩和图案,其实剪出的剪影画小鸡也很好看,我试过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第三次活动:
1、开始的欣赏图片改为视频欣赏。
2、幼儿操作材料----小鸡,全改为不同动态的剪影画。
3、提供了摆放幼儿作品的背景图一幅(草地和栅栏)小组老师的评价:
通过两次的改进,这节课又有了新的进步。整个活动前呼后应。视频的欣赏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达到了调动幼儿大胆用色的目的。整个活动程序很清楚,各环节过渡也很自然,老师的组织语言也很到位,特别是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能规范操作,较好的完成了活动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较好的掌握了用橡皮印章拓印画的技能,同时也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不同动态的小鸡剪印画及背景图的的提供,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欣赏性,同时也使整个活动更显完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