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会咬人的电》活动设计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5年03月20日 10:18:24

  设计意图:

  幼儿园阶段主要是3-6岁年龄的幼儿,由于中班的孩子们认知能力的有限,对于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够很好的辨别和认知,电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物品,所以有必要多次反复的向幼儿教育和引导,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小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电插座的插孔里藏着电,不能去触摸,同时认识"当心触电"的标志,具备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当心触电"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ppt;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猜猜是谁?

  --出示图片(松鼠尾巴)看,是谁的尾巴?

  二、欣赏故事《会咬人的电》,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的提问。

  --小松鼠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1、故事里的小松鼠叫什么名字呢?(蹦蹦)

  2、小松鼠想看电视是怎么做的?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3、后来小松鼠想开风扇又是怎么做的?

  4、小朋友能不能自己直接插插座呢?

  5、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的插座是什么样子的呢?

  6、在我们的家中哪些地方有插座?

  三、观看视频,认识"当心触电"的标志,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起触电。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标志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哪些行为会引起触电?

  四、制作"当心触电"标记图。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画"有电危险"的标记,并把它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五、小结。

  --小朋友,你们记住,平时一定不能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