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了解生活中物体滚动的原理。(认知)2、在探索中发现,不同的物体滚动的速度、痕迹也不同;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技能)3、体验探索的乐趣(情感)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会滚动。
难点:探索发现不同的物品滚动速度不同,痕迹也不同。
活动准备:球类-玻璃球、泡沫球、金属小球、木珠等;圆柱类-胶水瓶、饼干筒、积木、铅笔、胶带圈,饮料瓶等;圆锥类-积木,纸质锥形帽;平面玩具,其他形状的积木若干;记录单、纸、笔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说说筐中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猜测:这些物品哪些可以滚动?教师将幼儿的猜测在黑板上记录来。(1-3为重点环节,从生活中常见事物中发现问题,指引幼儿去探究)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验证自己的想法,并用图文记录自己的发现。
(1)幼儿实验活动(2)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记录。
师:你发现了什么东西会滚动?它们滚动的样子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3)教师小结:球型的物体会滚动:有的物体倒下会滚动,如瓶子、铅笔;还有的物体立起来会滚动,如胶带圈、圆形玩具4、再次探究、观察,物体滚动的痕迹不同。(4-6为难点环节,通过猜测-实验-再猜测-再验证等实验的步骤,帮助幼儿掌握实验探究的过程及方法)(1)幼儿探索活动,重点发现滚动时的痕迹。
(2)讲述: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滚动时是什么样子的?
5、第三次探究物体滚动速度的秘密师:滚动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哪个物体滚动得快?哪个物体滚动得慢?
6、教师小结:不同的物体滚动的痕迹和速度都是不同的,有的是直线滚动的,有的则是曲线或弧线型滚动:重的、光滑的物体滚动得快,距离远。较粗糙的、轻的东西滚得慢,距离近。
活动延伸:(1)在家庭中,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滚动的秘密;(2)在区域活动中,探索不同的坡度上物体滚动速度的变化;(3)在户外活动中,进一步观察物体滚动时的痕迹为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