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活动:奇妙的雨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0年04月30日 13:35:04
生成背景:  
下雨啦!孩子们跑出教室,来到走廊上,他们一个个抬着小脑袋,用好奇的眼睛望着天空,雨滴滴在他们的小脸蛋上,凉凉的。孩子们禁不住伸出小手,雨滴把他们的小手打湿了,孩子们高兴的跳了起来,笑声回荡在走廊里。“你们知道小雨点是从哪里来的吗?”我的问题一下子把孩子们难倒了,孩子们都摇着小脑袋说:“不知道。”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于是我生成了有关雨的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 故事:小雨滴的旅行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初步让幼儿了解雨滴的形成。  
2、  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故事录音《小雨滴的旅行》  
2、  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下雨的时候,雨滴在你的脸上和手上有什么感觉?”  
  “下雨的时候,你听到雨发出了什么声音?”  
2、听故事录音,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听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丁丁和雨滴们去了哪些地方旅行?  
3、再次听故事,了解雨滴的形成。  
听完提问,教师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1)丁丁先来到哪里?变成了什么?  
(2)小溪汇入到什么地方去了?河流将丁丁他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3)太阳照在海面上,海水怎么了?丁丁他们变成了什么?  
(4)水蒸气在高高的空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5)丁丁和水滴们聚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  
4、幼儿讨论雨滴的形成。  
幼儿分组讨论,说说小雨滴是怎么形成的?  
5、再次听故事,巩固幼儿对雨滴形成的知识。  
6、教师小结,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反思:  
   雨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遇见,可雨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孩子们想知道的,抓住孩子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探究,是孩子所需要的。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完成“雨滴是怎么形成”的这一科学活动,在活动中并通过图片演示、讨论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活动的目标。科学活动有时比较枯燥,怎样使科学活动变得有趣生动呢?这正是我们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完成整个活动,感觉气氛比较活跃和宽松,使得教师和幼儿之间能有效的互动起来。但是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有效的来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方面我做的还不够,希望各位同仁多提意见。  
   
活动二  绘画:下雨啦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自己的想像画出下雨时的情景。  
2、  培养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散文:下雨啦。  
2、蜡笔,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儿歌,引出课题。  
师:“你听到散文里有谁?”  
  “他们都让小雨干了些什么事?”  
  “下雨的时候,小朋友去干什么了?”  
附:散文《下雨啦》   
(  下雨啦!下雨啦!小雨沙沙,小雨沙沙。  
小雨下在绿绿的小树上,小树笑着说:“谢谢你,雨弟弟,帮我洗澡,把我的树叶洗得干干净净。”小雨下在美丽的鲜花上,鲜花也笑着:“谢谢你,雨弟弟,帮我浇水,让我的花儿开得更加灿烂,更加鲜艳。”小雨下在池塘里,池塘里的小青蛙马上从水里跳出来,为小雨拍手、唱歌:“呱呱呱,呱呱呱,下雨啦!下雨啦!”小雨下在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跑到池塘边开心地观看可爱的小青蛙。  
下雨啦!下雨啦!沙沙沙!沙沙沙!)  
2、激发幼儿把散文里的情景画下来。  
师:“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  
  “请你想一想,下雨的时候还有谁也会来?”  
3、幼儿作画,鼓励幼儿画的和别人不一样。  
4、作品展示:  
教师讲评幼儿作品,并进行展示。  
反思:  
创新是艺术永不枯竭的源泉,艺术中创新意识能让孩子的思维和智慧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励”。为此,教师应从树立创新教育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故事、散文等来为幼儿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本次美术活动中,我利用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散文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孩子们还想到了小白兔撑着蘑菇,小蚂蚁撑着树叶,小鱼撑着荷叶。。。。。。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让孩子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