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妈妈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29日 16:15:21

  教材教材设想:

  快乐的夏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池塘边玩耍,咦,是谁在哭呀,原来是小鸭子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只鸭、两只鸭,三只小鸭想妈妈,妈妈四天没回家,五天前,六只小鸭不见了,气(七)得妈妈嘎嘎嘎,扒(八)开篱笆找小鸭,究(九)竟小鸭去哪儿啦”

  教材分析:

  我所设计的这篇教材是一首数字歌谣,儿歌中将数字1和9巧妙的穿插在儿歌中,有的直接出现,而有的间接以谐音出现,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其中还融入了对亲人的关爱和外出安全这样的一些教育契机,因此,很适合中班教学。

  幼儿分析:

  目前我担任中班的教学工作,我们中班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在游戏、学习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由于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慢慢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哪些事情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教材,目的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讲讲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倾听和大胆讲述的习惯,从而产生对数字歌谣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喜欢学习儿歌,喜欢参加儿歌学习活动,体验续编的乐趣(2)、学会念儿歌,感知数字歌谣的韵律和谐音的趣味(3)、能大胆讲述,并仔细倾听同伴发言,懂得外出时的安全,在离开大家前要得到大人的同意。

  2、重难点:

  感受、理解儿歌情节分析找出儿歌按数字顺序排句和谐音的规律特点物质材料:电子课件、教具小鸭的家、鸭妈妈、鸭宝宝、情景创设、录音机、磁带3、教法:

  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用直观的背景图让幼儿观察了解事情的发生,以启发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以讨论法来推动幼儿理解故事的发展情况,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法:

  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我通过“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启发引导——分段理解”;“激发愿望——大胆想象”的学法,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议议,让幼儿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5、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日常外出生活经验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小鸭图片、儿歌图谱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受,导入活动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夏天)夏天你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呀?让老师带你们到池塘边去玩一会儿吧?【播放课件】看池塘边有谁呀?(小动物)小动物们在玩什么?

  2、大家都玩得开心吗?谁在流眼泪呢?(小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二)启发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1、【播放课件】看,有几只小鸭在哭呀?(3只)【播放课件】出现一个爱心的符号是什么意思呢?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播放课件】妈妈几天没回家,猜猜妈妈到哪儿去了呀?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课件】太阳可以代表什么?房子又表示什么意思?【放录音】原来是小鸭没回家,妈妈找小鸭去了教师小结:小朋友,如果你们跟爸爸妈妈外出,会怎样啊?对,应该紧跟着大人,离开时一定要记得打招呼。

  【播放课件】,小鸭不见了,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啊?

  【播放课件】,妈妈怎么找小鸭的(扒开篱笆找小鸭)2、完整欣赏故事(三)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理解儿歌中的谐音1、看完后,发现了什么?(数字宝宝藏在儿歌里)哪些句子里有,学一学2、引导幼儿将7、8、9加进儿歌里,理解“谐音”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把数字宝宝也加进去?

  教师小结:这样相似的音叫“谐音”

  3、分组念儿歌,请个别幼儿表演(四)启发续编儿歌最后一句1、说说鸭妈妈共有几个孩子(九个)小鸭和鸭妈妈在一起共是几个(十个)2、你能将数字10也编进儿歌里吗?(例:小鸭藏在石10头里,妈妈终于找到了,大家一起真开心……)3、请幼儿将续编的一句连起来完整朗读表演(五)延伸:

  小朋友,把你们编好的儿歌去和客人老师或其他小朋友表演一下吧

  结束语: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回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就是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启发引导幼儿自主的学习和获得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