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日”电视讲话稿:坚守耕地红线 节约集约用地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6月17日 23:37:31 
坚守耕地红线 节约集约用地
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在流火的六月,我们又迎来了全国“土地日”。6月是土地宣传月,今年的6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地载万物,地生万物。土地是有限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建设占用土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形势仍较严峻,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水平不高,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县的情况同样如此,至2007年底,全县耕地930632.55亩,人均耕地1.35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且我县田少土多,大于250坡度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量的三分之一,虽然未利用土地多,但可垦、宜耕地后备资源很少,且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叙永县作为国家级老、少、边、穷贫困县,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非常强烈,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并适时作出了“工业强县、商贸活县”发展战略,必不可少地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损毁,土地的承载压力十分巨大,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矛盾超前突出。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持全县93万亩耕地动态平衡,切实保护好66万亩基本农田,根本的出路要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构建和保障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建设。
2007年,我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发展为己任,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决实行土地宏观调控,坚定保障发展不动摇,在“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保护资源规范、保障发展有力、维护权益有效、服务社会优质的良好态势,为叙永社会经济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新形势下更加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继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努力促进叙永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守耕地红线。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保障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从土地角度来说,就是要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持市政府下达我县耕地保有量62042.1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少于44439.09公顷,这就是我县的耕地红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控制耕地减少数量,确保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科学安排各业用地;要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通过田、水、林、村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贯彻落实“工业强县、商贸活县”和“实力叙永、和谐叙永”战略,就必须把保障发展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节约集约用地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有效手段。要科学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和安排好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好土地开发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序列,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充分挖掘潜力,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在现有条件下增加土地供给保障能力;要从严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严格实行问责制,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
三、加强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加强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建设,是增强保护耕地、保障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要创新管地模式,探索建立计划调控用地结构、用地方向新机制,统筹各行业、各区域用地,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要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评价体系、考核制度和倒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价格机制,防止粗放浪费,低效利用土地;要创新资源保护责任体系,规范严格管理制度,确保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实现。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基础,国家设立土地宣传月和“土地日”的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珍惜土地和科学用地的意识,每年的“土地日”,我们都会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的功用,也更激励我们保护好土地,利用好土地。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的发展观上来,切实担负起保护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的历史责任,推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的自觉形成,为叙永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出更大贡献。
  • 讲话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