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婴幼班幼儿更快适应在园生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01月16日 11:01:29 

  七、有计划的组织活动,细心照顾宝宝在园生活

  宝宝虽小,但他们也有认知能力与记忆力,每天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教师自身的工作变得有章可循,变被动的哄宝宝不哭为让宝宝主动被吸引、停止哭闹。教师可提前储备适合托班宝宝的手指游戏与音乐游戏,尤其在适应前期,音乐游戏对宝宝的吸引力更大,如:放鞭炮、小猪睡觉、小苗苗、哈巴狗、拍手点头等;待宝宝逐渐适应后,可适当添加手指游戏,如:手指变变变、小猴荡秋千、拇指歌、爬呀爬等,它们都非常的受宝宝喜爱,待宝宝回家呀呀学语时,家长们也会感到欣喜,从而增强送宝宝上幼儿园的信心。

  当然,除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外,对宝宝的细心照顾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位宝宝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员,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可爱精灵,宝宝在园吃饭了吗?宝宝在园喝水了吗?宝宝在园尿湿衣裤会被换洗吗、、、、、、都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如何让家长们放心,如何确保宝宝在园被细心照顾的同时又不会被伤害都是老师需考虑的因素 ,因此,婴幼班的保育工作也显得更加繁重,但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用心照顾好班中的每一位宝宝,相信,细心的家长们也一定会发现老师们的好,同时更加信任老师的工作。

  八、加强家园沟通,积极发挥网络优势

  婴幼班适应阶段,教师们早晨会忙于将哭闹的宝宝接至班级,离园时会急于将宝宝交到想子心切的家长手中,教师、家长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彼此间很难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但恰在此时,家长们都迫切想了解宝宝在园的适应情况,都有想通过老师的言语勾勒出宝宝在园生活情景的愿望,往常现象,除与老师进行简短交流外,家长们都会选择在离园后与老师通电话的形式交流,但面却很窄。面对网络信息畅通的时代,现在的我们不妨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建立班级网站,离园后与家长进行网络交流,更多的让家长了解宝宝在园情况,同时达到增进家园联系的效果,使得家长更加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

  本次婴幼班教学,我还尝试了为宝宝在网上记适应期日记的工作,每天将宝宝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同时记录班中个别幼儿的特殊表现,并对班中存在现象进行反思与阐述,此举一经推出,便非常受班中家长关注,许多家长纷纷给老师留言,坦言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更多了解宝宝情况,以下为部分适应期日记摘录,仅供参考:

  宝宝适应第一天纪实:

  总体而言咱班宝宝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惊喜!许多从我班门前经过的老师都会忍不住的夸道:不会吧?你们班的宝宝都不哭啦?是啊他们的表现确实让我们也感到惊喜,除个别幼儿在早晨入园与午睡时有短暂的哭闹外,其余时间他们已能跟着老师一起跳舞了,在复习拍手点头歌曲时,有的宝宝竟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现在想来宝宝的快速适应与咱班5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也是分不开的,在早晨接待时我们老师会详细分工,2位老师在门口接待家长,2位老师在安抚哭闹幼儿,一名老师在活动室组织不哭幼儿的活动,可能有的家长看到哭闹中的宝宝被抱进蒙氏室会有不放心的感觉,其时这对宝宝是有利的,在工作室内老师并不是放任不管孩子而是在尽力的安抚孩子,这样既可以避免宝宝看到家长情绪再次波动,同时也避免感染更多的孩子哭闹,待宝宝情绪稳定后老师还会引导他们再次进入活动时,从而让外面不哭的宝宝影响到他们,加快整体适应的速度。

  晚上离园时我们也采取了隔离与分工的方法,当我们在内教室组织宝宝活动时,宝宝就不会因为看到其他爸爸妈妈先来园而再次哭闹,同时也避免了宝宝看到家长涌向门口的情况,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在今天的一日活动组织中,确切说是很欣慰的,宝宝的进餐、午睡等容易哭闹的环节都很顺利,很多宝宝都自己吃完了碗里的饭菜,真是不简单。

  当然,在婴幼班适应的阶段我们的工作也是存在弊端的---即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家长做个别交流,因为家长接宝宝的心情都是迫切的,在此,我们也希望网站与门口的家长园地等书面内容能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咱班的家长朋友能养成仔细阅读班级通知的习惯,相信这一定会让大家受益的!

胎教音乐
  • 在园生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