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误判的儿童常见病!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8月27日 13:44:01 

  一

  普通感冒发烧/幼儿急疹

  新生宝宝由于体内还带着妈妈的一些抗体,所以很少生病。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抗体逐渐降低,出生后3-7个月降至最低点,这时就容易出现发热等问题。宝宝普通感冒发烧一般伴有头疼、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如果宝宝没有任何征兆突然高烧,而且易反复,退烧后身上出现玫瑰红色的疹子,很可能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有以下特点:

  1、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1岁的宝宝;

  2、突然发热,以39℃或以上高热为主,退烧药效果不好;

  3、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明显;

  4、宝宝精神食欲影响不大,发热时精神稍差,热退时玩耍如常;

  5、检查血常规常提示淋巴细胞增多,考虑病毒感染;

  6、退烧后出现面部、躯干部散发的玫瑰红色的皮疹,压之褪色,皮疹持续3-4天,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皮。

  专家提醒

  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在发热期没有特异性,常常在体温骤降,出现典型皮疹时才真相大白。因此宝宝发热时,家长如何分辨和护理,非常重要。如果怀疑是幼儿急疹,要积极退热,常用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不可乱用其他药物。

  二

  便秘/攒肚

  健康婴儿和儿童的排便次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生后第1周的新生儿平均排便次数通常为4次以上,而到4岁时减至每天1-2次。

  宝宝便秘不仅指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宝宝易激惹,容易食欲减退和/或早饱,一旦大量粪便排出,这些症状很快会消失。

  有一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便秘:即宝宝大便次数慢慢减少,甚至四五天、七八天都不便,可能有腹胀、爱放屁,但没有不适表现,拉出来的大便是糊状的,就很可能是攒肚。

  功能性便秘好发于3个阶段:

  1、在婴儿期从乳汁喂养过渡到奶粉或添加固体辅食后,大便变得坚硬;

  2、幼儿期要求排便训练时,他们试图控制排便但发现排便有疼痛;

  3、幼儿园阶段在学校里尽量避免排便。

  便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1、半岁以内的宝宝出现便秘即需就医;

  2、反复便秘,有腹胀及呕吐,生长发育迟缓时;

  3、大便排解通畅后仍有便血;

  4、患儿便秘经过规律排便训练,饮食结构改变,甚至缓泻剂的应用后超过2-4周以上无任何改善者;

  攒肚是正常现象

  约60%的宝宝会发生,多为母乳喂养儿。正常的母乳喂养儿大便中水分占80%,有形成分里2/3是食物残渣,1/3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能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供人吸收利用。

  攒肚问题巧解决:

  1、训练宝宝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宝宝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坚持腹部按摩,帮助肠蠕动:

  (1)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3、适当多喝水。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可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

  4、增加奶量。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可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米汤,能较好改善大便的状况。

  专家提醒

  攒肚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肠蠕动不充分。

  三

  痱子/湿疹

  痱子是宝宝常见病,一般在前额、头皮、前胸、背部、大腿等多汗部位出现,最容易与湿疹混淆。

  痱子是春夏季常见病,主要是环境温度高、闷热,皮肤出汗过多又不能很快蒸发,导致汗腺开口阻塞,汗管内的汗液渗入毛孔周围组织,引起局部发炎,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

  而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面颊部,分布较对称,疹子可以是红斑或红斑中夹有红色丘疹,有时会有渗水和结痂,有的头皮上有黄色“桐油样”渗液或结痂,好转后皮肤干、摸着不光滑,最重要的是湿疹非常痒。

  两者最显著的不同点:

  1、速度,湿疹一般都是几颗几颗较缓慢地冒出来,不会猛然冒出来一大片,而痱子恰好相反,短时间内就是一片;

  2、长相,虽然湿疹和痱子都是红红的、一层小疹子,但湿疹的小疹子没有白色或黄色的小尖尖,痱子一般都有发白的小尖;

  3、肤质,湿疹患处的皮肤比较干燥粗糙,像是结了一层痂,长痱子的地方不会这样;

  4、时间,痱子好发于炎热季节,凉快后就会自行慢慢消退,而湿疹一年四季都很常见,不容易好。

胎教音乐
  • 儿童疾病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