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外争执 不要忽略孩子感受(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0年07月24日 17:10:17 

  家长心结:发生冲突,我到底该怎么办?
  
  在公众场合与人发生冲突,家长往往有两种反应:一是还手,二是逃避。
  
  动起手来,心有余悸
  
  前几天在地铁里,程小姐在人群中无意挤碰了旁人,没想到那个男人回头就是一声巨响的“狮子吼”。吓到了她身边的女儿和老人,甚至还诬陷她偷东西,气得程小姐甩手就给了那人一个耳光。一旁的孩子立时吓得大哭。当时根本没顾虑到孩子,事后想想对孩子惊吓太大了。
  
  选择逃避,心存不快
  
  Ruru带着女儿和爸妈一起去公园,却在公交车上因为一些小事被售票员数落了几句。Ruru怕破坏心情就没理会,结果又被同行的父母骂没用,这一次游玩非常不高兴。
  
  妈咪爱婴网专家意见:还手和逃避都不是好办法
  
  一般来说,家长在处理公共场合里的人际冲突时的态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式:打、骂、不理。教育专家表示,不管是“我赢他输”还是“他赢我输”,从长远来看都不利。
  
  动手:如果因为口角而动起手来,很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使得矛盾升级,带来身体的伤痛,甚至殃及生命。如果家长给孩子树立动不动就动手的榜样,不仅会让孩子当时感到恐惧,失去安全感,更有害的是让孩子学习到了这样的一种解决情绪问题的模式:动手打人。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对骂:骂人好像出了气,但其实是一个“双输”的过程。污言秽语的你来我往只能让当时的双方都受到更大的伤害,而并没有解决问题。此外,负面的情绪还有可能通过种种方式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无辜受害。

胎教音乐
  • 心理健康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