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密切联系家长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之窗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要求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让家长在家里也进行同步培养。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方法和孩子们的进步等,并传授一些教学技巧。大班家长根据自己孩子每天记录的生活内容,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一目了然,许多家长称赞说:“孩子入园后,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理能力。”此外我们还进行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保健老师对幼儿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进行点评,并对保持良好习惯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以此鼓励。教师们还对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存在问题的幼儿,及时督促家长积极配合,让家长在家里注意其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保持一致,通过家园协力,共同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的不好,终身受其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从系鞋带、用勺子吃饭、自己穿衣服等小事做起,只有这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它能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