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大便就能看出身体状况,新手爸妈要学会观察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3年06月06日 14:37:18 

  宝宝一些身体小毛病是完全可以从宝宝大便中得知,因此新手爸妈日常护理时要学会观察。

  正常大便情况

  1.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是金黄色糊状的,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2.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大多能成形,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3.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情况接近人工喂养的宝宝,但有点不同的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偏黄,质地较软。

从宝宝大便就能看出身体状况,新手爸妈要学会观察

  异常大便情况

  1.宝宝如果排便次数减少,并且大便干结,那么很有可能是便秘了。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喂一些水,并且在辅食中加入一些稀的菜泥、果泥等缓解宝宝便秘情况。

  2.宝宝大便如果变成了绿色,且带有大量黏液,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也可能说明宝宝吃不饱。

  3.宝宝如果排出蛋花汤样大便,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每天如果大便5~10次,可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

  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用母乳喂养,一般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仍应继续喂养,但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4.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较多。由于小孩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小儿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5.如果大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有可能是肠套叠;如果排出的是洗肉水样血便,并且有特殊腥臭味,有可能是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出现这些情况时,妈妈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6.宝宝如果排出灰白色大便,很有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不过也有可能是牛奶摄入过多糖摄入过少。

  7.宝宝如果排出黑色且发亮的柏油样大便,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也可能是宝宝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比如消化道溃疡、息肉、钩虫等。

  8.正常大便表面附有鲜血:如此时大便较软,排便时孩子安静无痛苦,多见于直肠息肉;如大便干硬,排便时孩子较费力,且伴有肛周疼痛,则很可能是肛裂所致。

  9.宝宝大便有泡沫:当妈妈发现宝宝大便出现有泡沫,有时候还伴有吐奶,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可能的原因和宝宝消化不良以及肠炎有关。

  消化不良:一般宝宝的大便混有泡沫,常提示宝宝的消化不良,消化不好,食物残渣多了,被肠道里的菌发酵产气,就会出现大便混有泡沫的情况。

  另外,大便混有泡沫还可能与宝宝哭闹时间过长,吞下了较多的空气有关。如果宝宝还伴有吐奶,吐出的奶一有股酸臭味、或伴有未消化的奶块,或有腹胀(宝宝平卧床上,腹部高于胸部),大便或伴有泡沫,无粘液或脓血,大便只是次数增多、便质还是黄色或带点淡绿色糊状的、或稀烂的,那就是消化不良。

  肠炎:如果宝宝还伴有吐奶厉害,甚至食入即吐,或有可自行缓解的阵发性哭闹,大便的性质明显改变,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或伴有粘液等,那就是肠炎的可能性大了,这个是需要及时就医的,查个大便常规。

  如果宝宝在腹泻的时候伴有持续性的哭闹,并且精神不佳,所排大便呈番茄浆样,那就要警惕肠套叠了,如果同时大便的气味非常腥臭,那就要警惕坏死性肠炎了。

从宝宝大便就能看出身体状况,新手爸妈要学会观察

  正常一天大便次数

  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在宝宝添加辅食之后,大便性状就会逐渐接近成人,每天1次。如果宝宝的大便性状突然发生了改变,就很有可能是宝宝健康发生了问题,妈妈要特别注意。

胎教音乐
  • 新生儿大便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