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宝宝生活注意事项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7年11月02日 10:36:28 

  名词解释:梅雨

梅雨季节宝宝生活注意事项

  梅雨,又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 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一、梅雨一到 宝宝最易得4重病

  第一要防手足口病

  六月至七月间,梅雨湿重,细菌、病毒大量滋生。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防止宝宝手足口病,妈妈要把握4个重点: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毒素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也可经淋巴和神经途径进入人体内。发病后,若患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则会出现口咽肿痛或全身不适,极可能迅速转为重症。少数患儿还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致其死亡。所以,越早发现,对手足口病的治疗越有利。

  早诊断:手足口病早期常有发热、咳嗽、口腔不适、咽痛等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症状,所以很容易导致误诊,贻误病情。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早期的手足口病患儿同时伴有口痛、腹痛、厌食等表现,患儿口腔、咽、软腭、黏膜、舌、齿龈等部位会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疹子不像蚊虫叮咬,也不像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和水痘。

  当患儿出现如上症状时即可凭直观初步诊断为手足口病而及时就诊。莫等患儿出现体温超过38.5℃,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烦躁不安、持续发烧、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再带患儿去看急诊,这样很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早隔离:手足口病以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此外,病毒还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后的手、毛巾、手绢、茶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传播。所以,手足口病患儿应尽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范于未然。

  早治疗:手足口病跟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也可自愈。但由于此病患者常为儿童,抗病能力较差,若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发育状况。对症调治可选用中成药板蓝根颗粒等清热解毒类药物。

  第二要适当用空调 宝宝不感冒不发烧

  医生提醒,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7℃,不要把出风口朝下或对着孩子吹,白天要注意通风换气。

  第三要防腹泻

  梅雨季节病毒和细菌活跃,孩子容易出现消化道感染。因此除了要注意给宝宝夜间保暖外,更要注意宝宝饮食卫生,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给宝宝进食过多生冷食品;放置冰箱内的熟食应加热后再食用;喂哺婴儿的奶瓶应及时清洗、勤消毒;宝宝的玩具也要保持清洁。

  第四要防皮肤病

  闷热的梅雨天气,癣病细菌和真菌较易繁殖,如果皮肤排汗不畅,就容易生股癣、手足癣、痱子、痤疮、汗疱疹等皮肤病。症状一般都是皮肤瘙痒、红肿、脱屑、水疱甚至刺痛等。中医认为梅雨季节暑湿之气较重,暑湿最易伤脾胃,水湿不能正常运化而致内湿结存产生皮肤病理反应,也就是平常说的“湿助癣生”。

  防止湿疹小妙方——

  把苦瓜和生梨洗净去籽,浸在矿泉水中,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后取出后榨汁,加点蜂蜜,早晚各喝一杯,可防治皮肤湿疹。

  二、梅雨季节食物保鲜最重要

  梅雨季节,食品保鲜成为妈妈们的头等大事。烧好的菜放不了多久,就会变质;砧板上的细菌,可能成为宝宝腹泻、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食物在10℃至65℃之间最容易霉变。因此,食物尽可能现做现吃。如果必须隔夜,最好放在10℃以下冷藏,然后在70℃以上加热后再食用。此外,熟食切忌放太久,尽量少吃生食品。

  梅雨季节里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与水果;多吃营养丰富的牛奶、瘦肉及其它高蛋白的食物;大蒜具有消毒杀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常吃大蒜,有保健功能;梅雨期间多吃一些具有祛风除湿的食物,如木瓜、米仁、冬瓜等等;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甜食,油炸食品。另外饮食要有度,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

  三、梅雨季节家居、衣物都要防霉

  梅雨季节,物品容易腐败、发霉,并释放出难闻的味道,衣服也要防“霉”。若经常穿着潮湿、阴干的衣服特别是内衣,容易滋生霉菌,导致人体疾病。对于潮湿有异味的衣物,可以在洗衣服时加入两勺白醋和半袋牛奶,它能有效防止衣物产生霉味,在衣物用洗衣机洗完甩干后,对于贴身衣物和婴儿衣物,可以用吹风机吹干,保持贴身内衣的干爽。

胎教音乐
  • 日常生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