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的教育与训练内容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0年09月23日 15:48:56 
  l~2岁的儿童,大脑的重量已达到900克,相当于初生时的两倍多。神经突触数量和长度有所增加,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记忆力和注意力开始形成,能听懂家长某些语言,开始学习说话,学会了跨步行走。
  家长对1—2岁的儿童应进行以下各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一、训练孩子的粗动作和精细动作
  首先,对孩子加强走步的训练,使孩子很好地掌握独立行走的动作。    
  1周岁的孩子已会独走几步,但走起路来难以掌握身体平衡,东倒西歪,家长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训练儿童独立行走。如在孩子刚学步时,为了鼓励孩子独立行走的积极性,家长可用儿童喜欢的或新的玩具吸引他,同时说:“来,到妈妈这儿拿玩具来”。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独立行走。在孩子基本能独立行走以后,家长可以和儿童一起玩“捉迷藏”、“走走追追”、“找东西”、“滚球”等游戏。比如,家长把球扔到远处,让儿童去拿回来,然后再扔,让孩子再去拿,孩子会高高兴兴、不厌其烦。通过这种游戏,可以练习走、蹲、拾物、拿等动作,还有利于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及脑的发育。
  在孩子独立行走稳当之后,要开始教他跑、跳、攀登等基本动作。在训练时要注意:(1)因势利导不要勉强;不要强行训练孩子,可以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及玩具,训练孩子的基本动作。(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如,孩子刚学跳时,只是蹲蹲往前迈一步,而实际上跳不起来。家长要鼓励他再跳,稍有进步就给以表扬,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影响他的情绪;此外,还要注意选择平整的场地并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了儿童容易疲劳,也容易跌碰。
  其次,要训练和发展儿童的精细动作,主要是手的操作能力。
  满1周岁的孩子,可以学会用勺,玩搭积木、穿串球,玩套筒等,可以给孩子提供诸如石子一类的小物品,让他学着装入口较小的容器中,从而培养儿童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在儿童用手操作各种物体的过程中,通过触觉可以感知不同物品的特征,从而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提高智力水平。1.5岁以后,可以开始培养儿童自己拿勺吃饭,自己解扣,脱衣等独立生活的能力。2岁左右时,儿童就会产生“我自己”吃,“我自己”脱的要求,拒绝大人对他的帮助。
  二、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1—1.5岁是儿童说话的发生期,由于儿童掌握的词汇不多,主要靠模仿大人说话。因此,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教儿童在认识周围物品的同时,掌握有关单词。如,家长一面引导儿童看帽子或饼干,一面教孩子模仿说“帽帽”“干干”,并逐渐教孩子规范的说法“帽子”、“饼干”。还可以在给孩子戴帽子或吃饼干的时候,同时说“戴帽子”、“吃饼干”,让孩子学。此外,可以结合一些日常生活教他一些简单的句子。如“吃饱啦”,“坐椅子,”,“拿帽子”让他模仿。在半年之内(1~1.5岁),可以教他学会40至50个单词。
  到1.5岁以后,家长可以教孩子说长一点的句子。如,“红皮球”,“大卡车”,“好妈妈”,“小卧车”,进而教更长些的句子“我洗洗手”,“我要喝水”,“我要玩娃娃”,“我穿衣服”,“我要穿鞋”等等。教孩子说这些话时,要反复教,让孩子反复地学。应该强调的是,孩子1.5岁以后,应要求他明确说出“汽车”、“帽子”等词。改变那种说“车车”、“帽帽”等重叠词的说法。逐步培养孩子讲出比较完整的句子。到2岁时,孩子已能说出完整的短句,还能够掌握200来个单词,这些单词主要是名词和动词。
  三、增长孩子的知识,发展其认识能力
  从1岁起,增长孩子的知识,应从内到外,由近及远。先让孩子认识室内的事物,然后让孩子走出门去,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事物。花草树木、车辆、鱼鸟等,让儿童接触的越多,知识面也就越广。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
  孩子会走以后,他会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探险者。他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家长应保护孩子积极探索的愿望,在保证孩子不发生任何事故的情况下,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孩子认识各种事
物,引导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尝一尝、闻一闻,以便孩子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经验,发展他的认识能力。
  在孩子1.5岁以后,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如教孩子有顺序地观察娃娃:头部(眼、鼻、耳、嘴、头发)一身体一四肢一手、脚,使孩子获得“娃娃”的整体印象。认识各种动物,也是这一年龄孩子感兴趣的事,可以通过比较让孩子认识各种动物。
  快2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解决问题了。如球滚到椅子底下,让孩子去拿,告诉他注意别让椅子碰着头。儿童在这时,一定会想想是先把腿伸进去呢?还是先把头钻进去呢?如果是孩子能搬动的小椅子,可以指示孩子把椅子挪开,也可以引导孩子借助工具解决问题,如提示孩子“用东西够”。用什么东西呢?孩子可以自己选择。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可以从1岁起,就教孩子学会分享,把玩具拿出来给别人玩。到1.5岁以后,在家长的提醒下,孩子能主动拿出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并且,还知道来了小客人,把糖果送给小朋友吃。在平时,知道有东西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不独占。
  1岁以后,还应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有人给了东西,要教孩子说“谢谢”。分别时会说“再见”。1.5岁以后,要教孩子懂得在受到别人帮助时,也应该说声:“谢谢”。
  孩子1.5岁以后,应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教他学着脱衣服、鞋袜、解扣子。还可以培养他自己上床睡觉,不依赖大人。自己洗手擦手。玩具玩完了,知道放回原处,不乱扔,逐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培养孩子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长的示意下“给爷爷送书去”、“给奶奶送眼镜去”、“把报纸给爸爸送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随时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好坏、对错,逐渐培养起孩子最初的是非观念。
胎教音乐
  • 能力培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